防疫模範!見街友「挖垃圾桶也沒東西吃」悲歌 萬華60年小店撐出最強口罩物資隊

「有大哥說他看到有人餓到去挖垃圾桶、但挖了也沒東西吃,我聽到滿難過的……如果『放生』他們,疫情真的會變比較好嗎?大家沒口罩可以戴,真的比較好嗎?我們不如發餐同時把正確觀念告訴大家,如果有足夠口罩也不會髒兮兮還戴,與其批評窮人是『防疫破口』,不如我們幫大家生活度過難關……」

2021年5月中旬,曾為世界防疫模範生的台灣全面啟動「三級警戒」,登時民眾瘋搶物資、人心惶惶,有人說風暴中心的萬華是「毒窟」、更多人對街友避之惟恐不及、就連發餐點給街友的社工也挨批「防疫破口」──然而直擊萬華在地60年店家「涼粉伯」與各團體社工協力發放物資的最前線,是每一個環節都經過思量、每一個防護消毒都做滿,也讓9成以上的街友都戴上口罩了。

儘管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大爆發前的街友多半有工作,三級警戒後不只失去發傳單、出陣頭、洗碗等工作機會,就連公共場所飲水機也關閉、去挖垃圾桶想果腹也什麼都挖不到──當收入全無、喝水吃飯都成奢求,戴口罩、噴酒精、勤洗手是何等艱難?但萬華在地店家與社工齊心做到了,送物資不只是「做愛心」而是專業,他們打造出最堅實的防疫陣線。

直擊送餐街友最前線:民眾憂「防疫破口」喊「槍斃遊民」 社工防疫規格卻嚴謹到資深消防員都大驚

5月15日起疫情指揮中心宣佈雙北進入「三級警戒」,以《做工的人》一書聞名之前監工作家林立青於臉書發文點出大量街友瞬間陷入沒水喝的絕境,社工也忙於奔波盤點物資──然而點開1.7萬人臉書社團「我是萬華人」,等待社工的竟是一句句「害死萬華」、「應該先重罰發便當的人」、「要不要學納粹槍斃遊民」──有人擔憂群聚、有人焦躁要警察驅趕、更多人視街友為冠狀病毒,但實地走訪社工發餐狀況,一切事實與網路留言的擔憂相距甚遠。

臉書社團「我是萬華人」,有人擔憂群聚、有人焦躁要警察驅趕、更多人視街友為冠狀病毒,但實地走訪社工發餐狀況,一切事實與網路留言的擔憂相距甚遠(截圖自「我是萬華人」)
臉書社團「我是萬華人」,有人擔憂群聚、有人焦躁要警察驅趕、更多人視街友為冠狀病毒,但實地走訪社工發餐狀況,一切事實與網路留言的擔憂相距甚遠(截圖自「我是萬華人」)

臉書社團「我是萬華人」,有人擔憂群聚、有人焦躁要警察驅趕、更多人視街友為冠狀病毒,但實地走訪社工發餐狀況,一切事實與網路留言的擔憂相距甚遠(截圖自「我是萬華人」)

發送物資第一站在萬華經營60年老店「涼粉伯」,人稱「涼粉」的二代掌門辜凱鈴在5月14日確診人數爆增時就決定歇業、18日把租來的店面變成「物資站」之一──兩天後涼粉就崩潰了,她雙眼無神說自己一天接30幾通電話、物流一直來、善心物資不斷湧進,店面塞滿口罩礦泉水乾糧罐頭,她19日獨自拆箱搬貨整理一整天,忙到午餐變晚餐晚餐變消夜、累到眼淚好幾次差點不知不覺流下來。

但涼粉的辛勞是有成效的,這些物資被陸續分配到龍山老人中心、台灣社區實踐協會、芒草心慈善協會、人生百味等單位,支撐起疫情時期陷入困境的街友、老人、新住民、貧困家庭各種社會弱勢──18日下午,作家林立青就號召幾名友人幫忙開車將物資送到服務街友為主的咖啡廳「重修舊好」,準備分裝成「物資包」在台北車站發送。

可能有人擔憂發餐給街友會變「防疫破口」,但一切管控其實從社福團體辦公室就開始──重修舊好嚴守室內5人以下集會規定、搬貨義勇軍不得進入,一個物資包裡的內容物則有2個口罩、消毒酒精、瓶裝水、各種乾糧、豆漿或保久乳、偶爾還有可以在超商消費的百元「商品卡」,不只給街友食物還給防疫用品。

早在發放前一天,重修舊好便聯絡好位於台北車站的社區派工「張大哥」提前告知街友們說會物資每個人都有、原地等待不要搶,18日傍晚所有街友就真的保持社交距離原地坐好等、一片秩序──發放前,兩名工作人員戴上護目鏡、N95口罩、乳膠手套,記者們與其餘志工不能靠近、現場嚴格控管與街友的接觸人數,發放過程工作人員也備好額溫槍、酒精,要先量體溫跟消毒才能領物資,同時也確保街友的健康狀況。

另一棚的芒草心慈善協會也在5月19日刊出在艋舺公園送物資的影片,選在街友幾乎已都入睡的深夜時段進行、物資放了就走,儘管這過程與與街友幾乎全無交談,社工依然全身穿好防護衣、包頭髮、護目鏡戴好──一名年資逾10年的不具名消防員看到影片大驚,說社工穿的是俗稱「兔寶寶裝」之C級防護衣、已是消防員運送確診病患最高標準,「這規格也太高了吧?」在該名消防員看來,有戴護目鏡、口罩、手套就很夠了,最多也就是加上防水隔離衣。

20210519-芒草心慈善協會於艋舺公園深夜發餐給街友實況(取自芒草心慈善協會臉書影片)
20210519-芒草心慈善協會於艋舺公園深夜發餐給街友實況(取自芒草心慈善協會臉書影片)

一名年資逾10年的不具名消防員看到芒草心發餐給街友的影片大驚,說社工穿的是俗稱「兔寶寶裝」之C級防護衣、已是消防員運送確診病患最高標準(取自芒草心慈善協會臉書影片)

需要服務的弱勢者不只街友,疫情期間的貧窮人依然要吃飯、弱勢老人家依然需要照顧、各種緊急狀況不會停,而社工與居家照顧服務員的服務就是會與人接觸、甚至有社工很擔心自己會不會不小心傳染給個案,在疫情爆發、資訊紛亂的當下,作家林立青的感觸是:「我不覺得社會局有能量出來指導跟引導,他們都自顧不暇了……現在防疫層級已經拉到『假設』你身邊的人跟你自己都是無症狀感染者的狀況,社工至少要有基本塑膠衣、N95、防護眼鏡。」

因此,林立青不只在網路號召捐物資也不斷聯繫在地店家、所有能給資源的人,甚至找到五金行直播網拍贊助可消毒後重覆使用的3M高級護目鏡、一副市價約650元;此外,林立青說台北市議員吳沛憶更是優先想到長照機構需要的大量防護社備,向高雄「口罩國家隊」募來1萬個口罩與1200罐消毒噴霧提供給長照機構、老人中心、各個社福團體──這過程,捐贈者與社工們不只是外界想像的單純「做愛心」,他們每一步都走得戰戰兢兢、做好防疫。

「有大哥說他看到有人餓到去挖垃圾桶,但挖了也沒東西吃…」疫情高峰街友連吃飽都成難題 社工送暖同時送口罩酒精打造防疫陣線

「發物資兼防疫」,這是疫情以來萬華在地社福團體的共識,重修舊好裡負責出門服務街友的工作人員羅靖茹說:「大家可能會以為發物資會造成『群聚』,這是迷思──到底發物資發便當造成無家者(街友)在這,還是只有這地方能待、才會待在這?」與其讓街友沒口罩可以戴、或因口罩不足連戴好幾天呈現「防疫破口」的模樣,社福團體選擇來幫助大家度過生活難關。

三級警戒的生活難關確實遠遠超乎從前,羅靖茹說:「有大哥說他看到有人餓到去挖垃圾桶,但挖了也沒東西吃,我聽到滿難過的……」即便過去街友大多有工作,但因街友大多老病、能選擇的工作有限且以零工為主,例如假日節慶才有的廟會陣頭、房地產舉牌廣告、發傳單、餐廳洗碗清潔──這些工作的微薄薪水平常就很難有積蓄,當三級警戒下來禁止廟會、街頭人群銳減而無法發傳單、餐廳禁止內用而不再需要洗碗工,「大家是一瞬間斷炊了。」

20210514-萬華捷運站,龍山寺前廣場,街友遊民,口罩。(顏麟宇攝)
20210514-萬華捷運站,龍山寺前廣場,街友遊民,口罩。(顏麟宇攝)

即便過去街友大多有工作,但因街友大多老病、能選擇的工作有限且以零工為主,當三級警戒下來更是一瞬間斷炊了(資料照,顏麟宇攝)

問起這時期最需要的物資有哪些,羅靖茹很快就說,水──平常取得很容易的水,因為台北車站關閉飲水機、街友頓時無水可喝,社福團體平常就會儲備乾糧物資卻不包括「水」,第一時間就開始大量募集;由於供餐機構全面關閉、萬華的教會或仁濟食堂因疫情規範不得供餐,羅靖茹也很希望可以找出一些方便吃的熟食,「如果一整星期只能吃餅乾麵包、都甜的,會很痛苦……」此外重修舊好也募集超商百元額度「商品卡」,畢竟一個人的生活需求百百種、像女性街友可能會需要衛生棉,社福團體不一定能顧到全部需求。

最最重要的,是提供防疫物資如口罩、酒精。連吃飯喝水都沒辦法,買口罩是何等奢侈呢?即便是無家之人也會去醫院、更何況多數街友年紀大,羅靖茹說希望可以做到讓街友「覺得口罩髒了就換掉」的程度,也要保障每一位身上都有乾洗手、酒精。

至於防疫知識推廣,羅靖茹說從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社福團體都會一邊發放物資一邊提醒正確知識,畢竟連搭公車都會碰到一般民眾戴口罩方式錯誤、戴了卻沒遮鼻子:「我們當場看到會直接跟他說,這才最有效、比隔空呼籲大家要戴口罩還有用,不然大家可能不知道怎麼戴、有戴跟沒戴一樣。」發物資的同時量體溫、噴酒精也是必備程序,工作人員配戴好N95與護目鏡加手套、據點空間規定室內5人以下並做好分區消毒,以確保無家者的健康。

20210519-給街友的物資包(人生百味提供)
20210519-給街友的物資包(人生百味提供)

社福團體發物資最最重要的,是提供防疫物資如口罩、酒精。連吃飯喝水都沒辦法,買口罩是何等奢侈呢?(人生百味提供)

社福團體對街友發餐防疫是如此嚴謹,街友卻在三級警戒發佈頭幾天被媒體瘋狂偷拍吃飯拿下口罩的畫面、瘋狂炒作成「防疫破口」,羅靖茹說,這真的很值得生氣:「誰吃飯不會拿口罩下來?還有,24小時戴口罩誰受得了呢?」

有家的人尚可在屋子裡拿下口罩喘口氣,生活在街上的人卻無處可躲、一舉一動都被放大檢視,記者緊迫盯人造成一些大哥大姐連睡覺都不敢拿下口罩,原先就不安穩的夢境又更濕悶黏膩了:「24小時有人盯著你真的非常不好受,媒體有問過他們願意給拍嗎?我們辦活動都會詢問能不能拍照,但這陣子有些大哥會說,記者就站在那、一直拍……」

也有民眾建議設立大型收容所、把街友都關進去,對此羅靖茹嘆:「就好像有些人會主張把精神病人都關起來,關了就不關他的事。」先不論無家者意願、住進去是否還能通勤工作,現有收容床位本來就不夠、甚至社會局想蓋新的收容中心都好幾次碰到在地居民激烈反彈,「大家覺得有需要、但不想在自己家旁邊,如果所有人不想蓋在自己家旁邊,該怎麼辦?」

在第一線人員看來,與其批評街友是「防疫破口」不如去解決問題,羅靖茹說這道理很簡單:「如果你看到某人街上不戴口罩,罵他可能互罵互毆上新聞,但善意提醒他可能就會戴起來了。」在社福團體努力下,台北車站確實高達9成街友戴上了口罩、剩下1成大多為身心有狀況而難以自理生活者,甚至這些善意也帶來街友們的主動協助,有些大哥會通報說哪裡天橋或巷子也有睡誰誰誰、哪些人沒口罩,社福團體就能即時補上物資與防疫漏洞。

「我希望大家能公平看待不一樣處境的人,不是因為他生活在街上就一定是大眾所說的『破口』,大家生活在街上也是努力活著、想辦法讓自己看起來好一點,如果大家被指責說疫情都是他們造成的,大家心裡也會受傷──如果我能天天洗得乾乾淨淨,我也不想呈現這樣吧?整個社會氛圍如果能讓人安心,不管是街上生存的人、一般生存的,都不會那麼害怕。」

羅靖茹最後也希望能提醒一般民眾:「如果你看到生活周遭有無家者沒口罩,可以聯絡當地社福中心或各單位,大家都有辦法提供給你一些比指責更好的作法。」

「驅趕絕對不能解決問題」萬華在地店家一條心助街友度過難關:照顧好每個生命,才是真正讓疫情趨緩的唯一秘笈

5月18日發完一波物資後的深夜10點半,在街友之間極具號召力、人稱「丐幫幫主」之芒草心慈善協會元老張獻忠也開車到萬華涼粉物資站搬水了。如今社福團體成員大多年輕,張獻忠卻是經歷了2003年前SARS風暴、如今全球COVID-19疫情的人,這18年間的變化,身為社福老兵的張獻忠真是一問就說不完。

在張獻忠看來,如今疫情下的社會恐慌確實是比SARS嚴重很多。當年SARS一開始雖然也是人心惶惶、確認發燒才會傳染後資訊就明確多了,雖然當年萬華也有群聚感染發生、甚至媒體一碰到發燒街友就先亂喊說萬華有感染者,萬華仍獨自承受封鎖國宅、封區、夜市蕭條半年以上的沉重包袱,讓恐慌沒有四處蔓延──但現在就不一樣了,「無症狀感染者」的存在、感染範圍遍佈全台各地、已無法框在萬華單一地區,社會氛圍當然比SARS時期更加高壓。

20210518-萬華社福團體發送街友物資情況側記(謝孟穎攝)
20210518-萬華社福團體發送街友物資情況側記(謝孟穎攝)

20210518-萬華社福團體發送街友物資情況側記(謝孟穎攝)

問起對目前疫情下的弱勢者有什麼擔憂,張獻忠第一想到的是食物,禁止共餐不只衝擊無家者也衝擊社區老人,老人尚可送餐到家裡、街友卻要符合「室外10人以下群聚」規定,對發放技巧是很大考驗,因此社福團體選在夜間發放、人少、接觸最少的情況去做;第二則是工作,街友大多是底層勞工、非典型就業,包括出陣頭、發傳單、洗碗,疫情高峰大家都不敢跟人接觸、餐飲禁止內用,這些工作自然斷絕,即便後續有紓困方案,許多街友從事的臨時工作也很難有在職證明。

更讓人擔憂的,是這次疫情隔離與醫療措施跟SARS時期顯然不同,若有需要隔離就不可能在外流浪,但收容所空間有限、街友很難自己拿錢住防疫旅館,這是張獻忠目前最擔心的:「台灣人比較有慈善的心,需要食物網路上大概都募得到、這沒太大問題,但比較大的問題是後面他們生活困境、重新就業、如果有人生病了可能會沒有暫置空間……」

但18年走來,張獻忠對台灣社會還是有信心,他笑:「以前萬華的無家者社工要湊一桌吃飯都很難,現在光是芒草心就有一桌了!」18年前張獻忠才剛入行當社工,那時只求讓街友吃飽有衣服穿、連醫療都很困擾沒錢看病,現在不只醫療可以給社會局掛帳、找工作有機會做「以工代賑」,民間團體能量大幅提升、就連在地店家也加入串連協助,「時代一直在進步,討論會越來越新。」

18年前SARS期間在廣州街夜市擺攤賣鹽酥雞、一周就嚇跑的涼粉,如今也成為串連在地店家、各種物資的核心角色之一了。問起為何會投入協助社福團體,涼粉說是起於2015年與民間團體合辦讓街友當大廚的活動「日光呷百味」──儘管活動成功落幕,有些在地人討厭街友、更有人「提醒」涼粉:「做好事很好,但有些東西不要碰。」

由此可見,要萬華在地人一瞬間全都對街友友善是不可能的事,於是涼粉開始把重心轉到「第二線」、做社工的後援:「社工很忙,你要他們去募物資、跟在地居民搏感情有困難──他們要做的事太多,還有各種案子要接、行政事務,再去串連店家就太多了吧?所以我想,欸,他們做不到的事剛好是我們店家擅長的事,我就決定待在第二線,給第一線社工強力後盾。」

20210518-萬華社福團體發送街友物資情況側記(謝孟穎攝)
20210518-萬華社福團體發送街友物資情況側記(謝孟穎攝)

當涼粉這樣的在地店家動員自身人脈協助社福團體,街友、貧困家庭的孩子、高風險家庭就有更多的資源。圖為來幫忙理貨的志工、作家林立青背影(謝孟穎攝)

當涼粉這樣的在地店家動員自身人脈協助社福團體,街友、貧困家庭的孩子、高風險家庭就有更多的資源,甚至當店家拿到感謝狀,「他知道自己不是只有做生意,他對地方有回饋、會對地方有認同,有些店家對街友不友善也會變友善,至少他們會對社工友善。」

我們當然不會喜歡每一位街友,但驅趕絕對不能解決問題──驅趕反而讓街友更分散、讓里長更頭痛,這次疫情就有驅趕造成逃亡,你想這過程有多少接觸、竄逃移動人跟人接觸一定增加,這樣有比較好嗎?我們要想的是該怎麼協助社工把事情做更順利,我今天挺的不是街友,是社工──如果你什麼都不做,狀況一定不會改變,雖然做了不一定改變,但不做就一定不會改變。」

誠如涼粉所言,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每一個街友、畢竟任何群體都會有不討喜的存在,然而在全台灣共同面對疫情的當下,或許真是所謂「同島一命」,無視弱勢者的處境並不會讓疫情危機好轉──無論萬華人對於街友的想法再複雜,都有在地店家、在地社福團體願意團結起來協助被社會遺漏的弱勢者,他們一條心的協力也將成為萬華的歷史一頁,照顧好每個生命,才是真正讓疫情趨緩的唯一秘笈。

5月18日凌晨近12點,一切物流電話、社福團體領物資都暫時歇息了,涼粉默默收起忙到沒能吃完的晚餐,與記者告別後又要準備隔一天的戰鬥。就如張獻忠相信台灣人都是善良的,若是能讓更多人理解照顧好弱勢者就是做好防疫,有一天,像涼粉那樣的人也將不再是少數吧?

捐款支持或捐物資幫助弱勢者度過疫情寒冬,請參考以下社福團體粉絲專頁:人生百味芒草心慈善協會台灣社區實踐協會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連結)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台灣模範!謹記17年前SARS橫掃社區教訓,「台北最窮」資深里長自掏腰包打造最強防疫戰線
相關報導》 「現在全沒水可以喝了!」萬華街友成疫情最大犧牲者 做工的人揭露底層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