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險單週再賠78億 居隔鬆綁保費沒得退

記者 張家嘯 報導

本土疫情逐漸脫離高原期,但防疫保單理賠依舊深不見底。金管會今(25)日公布防疫保單最新數據,從10月18日至10月24日單週再出現理賠78.7億元的高峰,其中防疫險理賠件數破15萬件,賠償金額增加63.9億元,為今(2022)年以來第3高;疫苗險理賠件數再加3.6萬件,理賠金額達14.8億元。

總體來看,今年截至10月24日為止,防疫險累計理賠近273.17萬件,占今年承保件數56%,累計賠付1,071.88億元;疫苗險則已理賠70.76萬件,累計給付295億元,等於防疫雙險合計賠了1,366.88億元。

由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宣布,11月7日起取消確診同住家人的隔離措施,也就是接觸者全面改為「0+7」自主防疫,等於居家隔離「3+4」將走入歷史,將來防疫險只賠確診而不再賠隔離,可望減輕產險業者負擔。

不過此舉引發外界質疑,既然隔離理賠已經賠不到,以銷售含有隔離理賠的保單,是否應該就理賠條件改變,退還部分保費。對此,金管會明確指出,此與意外險因職業改變須調整費率,或火險因風險等級不同重新釐算保費的情況,完全不一樣,防疫保單理賠本來就會因防疫政策改變而不同,因此沒有退保費的問題。

此外,今年5月爆發防疫險之亂後,金管會出動對規模較大、承保量較多、客訴情形較多的6家產險進行專案金檢,發現普遍有4大共通性缺失,每項至少有3家以上業者涉及。

此4大共通性缺失分別為第1、銷售前未確實評估或審查銷售限額、風險特性、費率釐定等項目;第2、銷售前未建立並執行完整風控機制,例如商品適合度評估、核保篩選及再保安排等。

第3、銷售後未及時因應外在環境變化,調整銷售和續保政策;第4、招攬時未落實執行招攬作業,像是要保書出現要保人沒簽名、不同要保人字跡相同或電話號碼相同等亂象。金檢報告已全數移送金管會保險局研議處理。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