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志談李前總統4》超前部署22年 印太戰略是「戒急用忍+南向政策」 綜合體

陳博志認為,美國現在提出的印太戰略其實就是當年「戒急用忍+南向政策」 綜合體,當年大力抨擊的一些人,都欠李總統一個道歉。(圖片來源/李登輝基金會)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李登輝時代茁壯,晶圓雙雄聯電、台積電先後創立而壯大,不過當時李登輝主政台灣12年期間,推動兩岸經貿的「戒急用忍」政策,卻遭到不同陣營及企業大老的強力質疑及抨擊。

在台灣股市衝破12682魔咒創下30年新高,台積電成為台灣護國神山的今天,歷史該還給推動這項政策的李總統一個公道,因為相較於美國在川普總統上台後推動的「印太戰略」,李總統可說超前部署了22年。

什麼是「戒急用忍」政策?到底美國總統川普在2017年年底提出的「印太戰略」又與22年前李總統時代推出的「戒急用忍+南向政策」有什麼樣的關係?

戒急用忍+南向政策的最大目的:分散風險、根留台灣

戒急用忍政策形成的背景大致上是這樣的,1994年底人民幣大幅貶值45%,中國大量吸引各國投資,東亞各國資金開始失血,到1996年8月14日,李登輝在國民大會答覆國大代表國是建言時指出,「以中國大陸為腹地,建設亞太營運中心的論調必須加以檢討」。

同年9月14日,李總統在台灣經營者大會提出「戒急用忍、行穩致遠」主張,之後並明確界定:「高科技」、「基礎建設」禁止,「單一投資5千萬美金以上」專案審核,以免台灣喪失研發優勢以及資金過度失血。

此項政策發表後,隨即遭到工商業界的質疑,並引發「國家及社會安全與企業利益間如何取得平衡」的辯論。陳博志表示,當年戒急用忍被罵成這樣,但是如果那時候沒有適當的管理,讓半導體如晶圓代工台積電等高端的科技產業全部去中國投資設廠,那今天台灣在半導體產業還會有這樣的優勢嗎?

如果當年沒限制半導體到中國投資,台積電還會是「護國神山」?

陳博志是當年李總統「戒急用忍」跟「南向政策」的提議及策劃者之一。他解釋:「當年提出「『戒急用忍』跟『南向政策』是一個package,這兩個政策互為配套,主要是當時台灣有些產業要對外投資要外移,政府也知道這是免不了的,但是如果這些外移產業都全部都移到中國,那中國就會進一步把台灣這些產業的中、上游給吃掉...。」

「所以我們不能全部去中國,我們如果有一些產業到東南亞(南向政策),那台灣上游的產品既可以賣給中國也可以賣東南亞,上游的產業就不必跟著下游往外跑,台灣最重要的根、產業的根就可以保住。」陳博志說。

陳博志回憶,當年李總統推動之後,內部好多人反對,也有很多人陽奉陰違,導致這兩個政策並沒有很成功。所以,當時國際上如美國,也不太支持李總統「戒急用忍」的做法,甚至一直到後來政黨輪替、陳水扁總統執政時期,還有友邦代表持續在批評這個政策。

川普上台對中政策轉向,證實中國竊取關鍵技術

一直到2017年年初美國總統川普上台,2017年12月發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後,美國才將其印太戰略的各面向對外界逐步展開。

到了2018年3月川普簽署備忘錄時,以「中國偷竊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為由發動美中貿易戰,自此美國對中政策大轉向,接著中國「千人計劃」等各種教授、駭客、間諜等偷竊關鍵技術的案子層出不窮爆發出來,今天事實終於證明,中國就是會用不公平的手段把別人的產業關鍵技術偷走。

美中貿易戰開打後,許多國家還在觀望,捨不得放棄中國「世界工廠」的製造基地。不過今年年初爆發武漢肺炎,中國隱匿疫情的做法,終於讓世界各國意識到製造端過度集中在中國的風險很高,「雞蛋不能全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印太戰略就是要佈局東南亞,具有政治及戰略意義

如今美國甚至持續在強化「印太戰略」的佈局,協助這些供應鏈轉往東南亞及印度,這就是大家都發現重要的產業關鍵技術被中國掏空,原本把製造重鎮放在中國的國家,都想把投資從中國撤出,而美國的印太戰略就是要佈局東南亞,把過度集中在中國的生產鏈轉往東南亞。

陳博志解釋,事實上美國的「印太戰略」就是李總統當年講的「戒急用忍」跟「南向政策」的綜合體,但是當年國內很多人不支持,尤其美國總統柯林頓讓中國加入WTO,整個美對中的政策就是全面倒向中國,導致這個政策在當時國際上也得不到支持。只不過如今整個全球局勢已經改變,今天整個國際大趨勢正循著李總統當年劃下的大戰略佈局在走,當年大力反對的那些人、那些國家今天都欠李總統一個道歉!

更多信傳媒報導
陳博志談李前總統3》還原真相:下令嚴辦縣市議長賄選是李登輝不是馬英九
陳博志談李前總統2》年紀大了就該退 他想改變中華民國總統都做到死的慣例
陳博志談李前總統1》善用智囊團 「我們幫忙總統 但大家對外都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