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三點說明談判代工疫苗關鍵因素 國衛院長指「產能足夠」最重要

隨著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疫苗需求也跟著擴大,除了對外購買和國產外,台灣也正尋求代工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透露,台灣現已開始和美國的公司商談代工疫苗,陳時中今(29)也指出,疫苗代工涉及到製造量、技術門檻,和大疫苗廠的策略布局問題,但台灣方面會竭盡所能去談。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梁賡義則表示,台灣現在正在盤點疫苗產能,未來不管跟莫德納或其他疫苗廠聯絡,「確定台灣有足夠的產能,這一步最重要」。

圖片
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梁賡義(圖中)表示,未來不管跟莫德納或其他疫苗廠聯絡洽談疫苗代工,「確定台灣有足夠的產能,這一步最重要」。(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直播)

台灣的疫苗戰略包括代工製造,唯先前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代工談判「碰壁」,而對於有記者詢問,台灣當局是否有意向藥廠莫德納(Moderna)爭取授權代工,讓多家台灣疫苗廠能分工製造,指揮官陳時中回應表示,外傳台灣談判代工「碰壁」的形容詞「不是那麼好」,因為每次的代工談判有成有敗,沒有辦法保證每次都談成,但是「我們保證會竭盡所能,有各種機會、可能性都會去談」。

陳時中指出,代工談判牽涉到疫苗製造量、技術門檻,和各大疫苗廠的全球策略布局,而台灣確實有跟相關的公司在談代工事宜。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指揮中心研發組組長梁賡義,也針對莫德納疫苗代工事宜說明,外國疫苗廠授權量產,全球各國能談成的機會都不見得高,但是台灣方面一定會努力。

梁賡義表示,上次跟阿斯利康協議沒談成,可能是因為台灣的產能問題,因此未來不管跟莫德納或其他疫苗廠聯絡,「必須要確定台灣有足夠的產能,這一步是最重要」。梁賡義也透露,食藥署和經濟部工業局之前才一起開會,了解目前台灣的疫苗產能,這是重要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跟莫德納等不同的藥廠協商,希望它們願意在台灣設廠,製造疫苗給台灣等其他國家使用。

梁賡義表示,以國內而言,台灣現在還在盤點國內的疫苗產能,國衛院一苗一廠的產能則是非常短缺,任何新興傳染病的疫苗發展,國衛院一廠本身的緊急量產能量(約一百萬到兩百萬劑)絕對是不夠,但今年四月中,國發會已經通過計畫,預計未來三年半的時間能完成國衛院疫苗二廠,另外一年半到兩年時間完成GMP(良好作業規範)認證。梁賡義聲明,未來若爭取到代工疫苗,國衛院不會與民爭利,而是將提供技術上的協助,不會用新建的疫苗二廠生產代工疫苗。以國外而言,台灣有外交人員在國際上扮演牽線疫苗廠的角色,目前牽線的工作正在行中。

陳時中也表示,目前國內還在盤點產程、藥廠的意願以及分工,在了解後再進行代工談判,會比較順暢。

而據《華爾街日報》,莫德納也有意願擴大該公司美國以外的疫苗產能,目標是到 2022年,將該公司的全球疫苗年產量,從今年的10億劑增加三倍至約30億劑;目前莫德納在波士頓郊區的工廠,正規劃新增二條產線,西班牙Rovi藥廠在馬德里的工廠,也將增加供應莫德納疫苗的產線。而亞洲方面,南韓三星生物製劑公司將會代工製造莫德納疫苗。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