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用老的遊說伎倆真能扭轉乾坤?

陳朝平》用老的遊說伎倆真能扭轉乾坤?
陳朝平》用老的遊說伎倆真能扭轉乾坤?

【愛傳媒陳朝平專欄】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7月28日口頭表決通過一項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協助台灣重獲世界衛生組織(WHO)觀察員身分。

彷彿是套好招似的,隔了一天,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出席首屆「台美日國會議員戰略論壇」致詞時也做了類似的表示,並加碼演出說他也支持台灣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

日本的對中對台政策,基本上是跟著美國老大哥亦步亦趨,安倍晉三的超級友台建議,最大可能不過是美國藉他的嘴巴,放放風,安安台灣的心,能否形成具體的政策,還是得看美國的臉色。因此,可以略過不論。

仔細品味一下美國參議院外委會通過這項法案的說明,不難發現,用字遣詞和提案原由,還真類似台灣對美遊說的一貫邏輯和用語。

陳述台灣無法參加WHA歷史原因的這段文字是這麼寫的:「⋯台灣自1997年起爭取加入WHO,2009年在美國與理念相近國家支持下,加上兩岸關係改善,獲邀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蔡英文總統上任後,中方開始抵制台灣參與國際活動,2016年的WHA邀請函上被加註「台灣的參與是基於一中原則」,隔年起迄今均未曾獲邀。」

這段陳述,倒是沒有偏誤。正如法案說明裡說明的,2009年台灣得以參與WHA的條件因素分別是:一、美國與理念相近國家支持,二、兩岸關係改善,三、一中原則。2016年以後,三個條件因素去其二,中方抵制台灣以觀察員參與WHA,就毫不意外了!

這段陳述言外之意似乎在說,台灣要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只須找回消失的兩個條件因素即可,根本無須勞駕參院外委會提案。找回消失的兩個條件因素,操之在台灣,而非操在我美國。

只要蔡英文願意回到兩岸原有的諒解,兩岸關係改善了,三條件中具備了兩條件,剩下的就看美國和理念相近的國家,自然會支持!

否則,台灣遊說美國參院通過再多的法案,也無濟於事。這段文字似乎預先給美國國務卿未必能協助台灣重獲WHA觀察員身分,照了個託辭。

法案中另一段文字,也值得玩味。文字是這麼寫的:國家地位並非參與WHA的必要條件,去年五月WHA線上大會,也有很多觀察員不是WHO會員及非政府組織;病毒無國界,將台灣排除在全球衛生合作外,只會增加全球傳染病所帶來的危險。

這段話有幾點矛盾。

第一,「將台灣排除在全球衛生合作外,只會增加全球傳染病所帶來的危險」?截至目前為止,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裡最多、死亡人數最多的10個國家,通通是WHO的會員國。

病毒誠然無國界,但是,「增加全球傳染病所帶來危險的」恰恰是病毒最多。也就是確診數最高的那些國家。當然,也包括了美國在內。

第二,WHO最最關心的是疫苗分配不均和COVAX平台遲遲不能發揮積極作用。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疫苗大國和大廠壟斷資源,與台灣參與WHA與否無關。

進一步問,台灣若是加入WHO,或是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對疫苗生產分配和提高COVAX效率,就能有所助益嗎?

台灣數位網軍囂張出征、反中抗中民粹主義衍生,既沒有能力自製新冠疫苗,又不願遵守國際疫苗認證的規範,對遏阻全球傳染病和疫情蔓延,又能有甚麼貢獻呢?

第三,法案文字說道,「國家地位並非參與WHA的必要條件」,既然如此,美國為什麼不在WHO正式提議,讓台灣以特殊身分和名稱參與WHA呢?

去年,川普政府與蔡政府關係如膠似漆,美國政府並未提案支持台灣,如今美國政府換屆,台美兩國關係似乎更上層樓,美國何不直接在WHO提案?何必繞彎子,讓參院外交委員會提個語焉不詳的法案呢?

其實,即使參院外委會搞不清狀況,國務院裡的職業外交人員何嘗不清楚?台灣能否重新以觀察員身分參加WHA,癥結根本就不在是不是以國家地位參與。

上世紀80年代以還,台灣能參與的國際組織,不是使用奧會模式「中華台北」的名稱,就是以「台澎金馬經濟體」的身分參與,都是「類國家又不似國家」的地位。

美國真要鼓動獲推動台灣以國家地位和名義參與任何國際組織,那麼,美國就必須冒著全面顛覆現有國際秩序的風險,而這樣的風險代價,又豈是美國政府甘願付出的?

稍稍了解美國三權分立和遊說制度的人都明白,作為長期的世界霸主,參院外交委員會要操心的外交問題和國際糾紛,多如繁星;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問題的重要性,應該不在參院外委會的優先事項清單裡。因此,類似要求國務卿挺台灣參與WHA的法案,99.9%都是台灣遊說的結果。

然而,檢視這些年來美國國會許多友台提案,不難發現,台灣遊說團的說詞已經用老了,絲毫不能產生扭轉美國對中和對台政策的實質轉變,最大的效果,就是外銷轉內銷,佔領台灣媒體版面24小時罷了!

對國會的遊說,老調重彈,至少還中規中矩。至於動員美國智庫的遊說工作,則已經到了胡鬧的地步了!

像是前兩天,曾經危言聳聽多次的台灣女婿易思安,便配合著無腦的外媒,指稱解放軍攻台非動員200萬軍力登陸,不足以致勝。

類似的荒唐遊說說法,一而再,再而三地促發,浪費公帑還在其次,最糟糕的是看在對岸的眼裡,這樣的台灣,哪裡像是一個有骨氣、有智識的競爭對手?哪裡有對抗祖國和平統一的本錢呢?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