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中小股漲勢落後 陸股還有上漲空間

工商時報【瑞銀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經理人 施斌】 今年以來,MSCI中國指數上漲逾3成,許多人擔心中國股市是否還有上漲空間。我的答案還是一樣,中國股市仍有上升空間,近期如有拉回,還是進場時機。主要原因有二:許多獲利表現好的公司,股價表現相對落後,其次是上半年的漲勢,主要是由少數大型股驅動,許多中小型公司股價還未表現,中國股市還有上漲空間。 MSCI中國指數上半年表現雖佳,但主要是來自於少數大型股的推力,例如騰訊和阿里巴巴,這兩檔占指數權重各達16%與12%的股票,今年以來到8月中旬為止,漲幅超過6成。但除了這兩大權值股外,有很多股票漲幅仍落後指數;預料未來隨著業績獲利陸續公佈,最終股價還是會跟基本面連動,這些表現落後、但業績好的股票,還有接力上漲的機會。 此外,從全球投資者的角度來看,許多全球投資人對中國市場仍採取低配(Under-Weight)的策略,因為過去多數外資法人仍把投資焦點放在美國,對中國一直是採取減碼的配置。根據統計,MSCI中國指數本益比到7月底僅約14.5倍,與過去10年平均本益比12倍相較,中國股市並不算超漲,可說是回補2016年第4季的超跌而已。 其實目前有很多外資對中國市場存有疑慮,但這同時代表著中國股市沒有過熱疑慮。我們預期,隨著美股頻創歷史新高、本益比已不便宜之下,未來將會有愈來愈多的外資將會提高對中國股票的配置。 至於另一個漲多的科技股,也有很多投資人擔心股價是否有過熱疑慮,但我認為不用擔心。首先從產業的創新能力來看,中國科技股和全球大型科技業差距愈來愈小,但獲利空間卻還很大。以騰訊為例,公司業績目前光依靠中國市場,就能創造驚人的成長率,再加上騰訊現正積極擴展海外市場,才剛起步的海外市場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而類似騰訊的中國科技公司還有很多,因此無須疑慮。 不僅如此,中國科技業在某些方面的創新程度,甚至較歐美公司進步,尤其是行動支付的普及度,以及在各方面的應用,都遠遠領先其他國家,若順利擴展至海外,本益比與獲利都還有向上推升的空間。 對於最近外界關切的中國聯通混改計畫,我認為這是國企改革重要的一大進展。中國聯通雖是僅次於中國移動與中國電信之後的第3大電信營運商,但卻是唯一以A股上市公司作為混改主體的央企。而所謂混改計畫是指將戰略投資者如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引入到國營企業體系中,這些戰略投資者持股將達35%,同時也新增員工持股計畫。 藉由此次的混改計畫將國有股份降到一半左右,這象徵著國企將邁入實質改革的開始,市場也期待看到愈來愈多的國企混改方案推出,長期以來效率一向偏低國企,有機會因此獲得改善,未來業績與估值有提升機會,過去不受歡迎的國企股可能重新受到投資人青睞,成為帶動指數上漲的新一波動能。 整體來說,由於MSCI中國指數上半年的漲幅較大,下半年的漲幅雖然難有機會超越上半年,不過中國股市長線的題材仍多,股價上漲動力並未消失,中國股市還有上檔空間可期,近期逢拉回還是可進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