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基本面正向 股市增量具潛力

工商時報【匯豐中國A股匯聚基金經理人楊惠元】 今年中國大陸天貓雙11檔期成交額再創新高,年成長近40%,且成長速度明顯超出預期,在這個消費者的狂歡節當中,可看出大陸的消費力持續增強。 大陸城鄉居民收入成長率正持續上升,而農產品價格自2016年以來大幅下跌後逐步趨穩下,農村居民收入成長趨勢也有望進一步提高;加上從明年財政政策方向來看,扶貧和有利於消費的轉移支付占GDP比例可能會持續走高,2018年大陸消費的名目及實際成長率可望雙雙加快,尤其是日常消費和大眾消費升級相關產品。 製造業部分,在經歷多年產能調整後,2016 年下半年以來的經濟復甦和供給側改革推動大陸製造業盈利明顯回升。此外,現金流改善和資產負債表修復也會推動這些企業的設備更新需求,預期本輪產能投資週期的可持續性較高,明年製造業投資成長率有望加快。 就總體經濟面來看,2018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可望穩步復甦,外需依然平穩,在再通膨持續、消費者物價走高、實質利率下降的總經環境下,大陸貨幣政策會繼續偏緊縮態勢。 而大陸的「廣義」財政擴張還可通過增加地方債、城投債發行,擴張政策性銀行貸款,以及減少財政存款來實現。自2015年5月地方債置換正式啟動以來,已有10.2兆元人民幣(下同)的地方政府債務被置換為地方政府債券,且兩年半來新增地方債總額達到13兆元之多。 假設今年剩餘時間內地方債置換發行的節奏與前3季相當,2017年新增地方債可能約為4兆元,而明後年也僅剩餘不到4兆元的地方債置換額度。綜合這些觀察,2018年大陸財政赤字仍可能維持在3%,而廣義財政赤字約在5%∼6%的幅度。 2018年是中共十九大之後的首個年度,整體上,受資本開支週期復甦慣性、地產長期去庫存後補庫存及地產長效機制帶來的供給增加、上遊行業在2017年景氣改善帶來的延後需求、外需穩健等因素的支持,2018年成長仍保持慣性、整體進入中週期復甦。 資金的活躍與十九大後帶來的「新週期」機會,背後是新結構、新動能、新邏輯。投資人需進一步緊跟大陸愈見明確的3大趨勢來挖掘投資機會: 一、消費升級:城鎮化深入、收入達到一定水準、互聯網等新技術推進,大陸在衣食住行育樂教等型態的消費量仍在擴張,同時品牌化、高端化的趨勢愈發明顯,本土品牌亦崛起中。 二、產業升級:大陸製造業享受四大優勢:1、全球最大內需市場;2、依然豐富與相對廉價的研發人力資源及政府大力支持;3、全球最大的高鐵網路及移動互聯網提升供需效率;4、全產業鏈集群優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三、產業整合: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環保要求提升、行業擴融趨緩等綜合因素使得中國老經濟部門正在走向產業整合,地位強勢的龍頭將受益這一趨勢。 在這3大趨勢下,反映大陸產業升級和消費規模擴大與升級趨勢的科技與先進製造商、大消費行業、環保與新能源,以及反映復甦延續、估值相對不高部分週期性類股,如:金融類股,特別是保險、券商與穩健的中型銀行。 另外,隨著時間推進,也要注意部分股價已經調整較長時間、基本面邊際可能有變化的行業,如零售、油氣產業鏈等;已大幅上漲、預期不低的原材料、工業板塊與部分結構低迷的消費相對亦較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