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搶先布局新投資契機 進場中國正逢時

2021年初至今,中國政府收緊國內監管政策、房企身陷債務危機、新冠肺炎疫情再起,以及中國堅守清零政策等事件,對中國股市的本益比與企業獲利帶來嚴重影響。

儘管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從今年7月的49.0點攀升至8月的49.4點,顯示中國內需已微幅改善,但是整體製造業活動持續處於萎縮狀態。8月新增訂單指數為49.2點,較7月增長0.7點,同時間新增出口訂單指數亦較前月上升0.7點。

再以新冠疫情發展而言,中國新增確診人數再次攀升,且多個地方政府,包括成都與深圳等大都會區在內,再次採取封控措施,避免疫情進一步擴大。

好消息是,從封控的時間長度及其造成的經濟影響來看,相較於第二季度,最新一輪封控措施的成效均有所改善。此外,儘管通膨降溫顯示中國內需疲弱,但這也代表中國擁有鬆綁政策的空間。

展望未來,中國政府預料將持續在疫情防控與經濟成長之間拿捏平衡,因此短期內可能會對中國股市帶來些許不確定性。儘管如此,我們認為,大多數的負面情緒已反映在股市評價之上,且中國從第二季初便開始逐步推出有利的內需刺激政策。

目前中國經濟成長率仍低於疫情前的水準,且失業率居高不下,尤其是青年失業率創新高。

不過,我們預期,各項貨幣與財政政策料將有利於中國經濟復甦。

而且,地方政府料將推出各種「穩經濟」的刺激方案,其中包括減稅、刺激消費、延長社會保險費用的繳納寬限期、鼓勵放款、穩定供應鏈,以及擴大基礎建設投資。

儘管我們認為這些刺激方案得過一段時間才能產生經濟效益,但是只要內需消費回溫,中國企業獲利料將隨之復甦。

故此,我們對於那些能夠受惠於長期利多政策、評價低廉、具備穩定現金流量、且擁有高成長能見度的中國企業寄予樂觀期待。目前中國股市的評價已打底完成,且南下資金經由滬港通穩定流入,因此我們認為後續的下檔空間有限,並為長期投資人開啟進場布局的機會,藉此逐漸建立中國股票投資部位。

另一方面,有鑑於美國國會期中選舉以及中共二十大會議召開在即,中美關係將充滿不確定性,因此我們認為投資人必須密切關注政策發展,尤其是下屆美國國會的一舉一動。

我們認為,接下來中國政府應有望逐步鬆綁清零政策,並擴大刺激內需經濟的力道,藉此重振消費者與企業信心,尤其是房地產業。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全台73個行政區 房價年漲逾一成
台積赴日設廠拍板 化工股沾光
海外交易熱 前11月複委託衝4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