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綠色投資 有望成為明日之星

工商時報【匯豐中國多元資產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黃軍儒】 中國大陸2017年第1季度(1∼3月)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與同期相比成長6.9%,主要原因在於3月份投資、工業生產、民間消費和新屋開工情況好於預期,代表2016年的寬鬆貨幣政策和基礎建設支出推動了經濟成長。整體經濟在第1季出現成長現象,但仍需關注後續動能以及通貨膨脹的隱憂。 3月份的股市進入調整期,整體表現以震盪盤整為主,各類股表現分化,主板狹幅盤整,中小創則維持一漲一跌的分歧走勢。綜觀第1季的走勢,H股表現仍明顯優於A股,儘管今年人民幣已不若前幾年疲軟,但考慮匯率因素後H股仍是相對強勢。由於產業個股表現輪動相當快速且分歧,操作上仍要回歸基本面業績以及政策題材面。 資訊科技及醫療保健等各「新經濟」類股也值得關注,該兩類股可望受惠於中國大陸持續的經濟發展以及趨向消費主導型成長的持續結構性調整;原物料股(包括水泥及鋼材)在供給側改革及價格上漲的支持下,其利潤應能強勁成長;金融股方面,則可關注受惠於殖利率上升的保險股。 整體債券市場維持境外強境內弱的走勢,高收益表現優於投資級,之前表現相對強勢的美元債在美債殖利率陷入盤整後,漲勢亦不若前兩個月,境內債殖利率雖不再持續走高,但短線上仍看不到走多的因素,整體第1季表現還是以美元債表現最佳,境內債仍是負報酬。 儘管官方房市調控措施一波波,亦僅見房價成長速度放緩,房屋成交量一度下滑,不過近期房屋銷售再度增溫,第1季度的房地產開發投資與同期相比成長9.1%,成長原因可能來自中國大陸政府從2016年年底開始嚴格限制境外投資,因此資金又回流到了國內房地產。 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讓相關概念集團股票全面大漲,雄安新區是大陸成為創新型現代化國家的心臟區域,具重大戰略使命,有機會成為支撐經濟的新力量,與北京、天津的加乘效果將引領整個華北經濟的發展。 不過,後續引發的該區域房價狂飆以及官方相對應的全面禁售,禁建等嚴格的調控措施,在貨幣政策未明顯轉緊縮之前,更嚴厲的調控措施恐將接踵而來。 在綠色投資方面,中國大陸有愈來愈多的民眾開始提倡經濟成長應與環境汙染「脫鉤」。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情況加劇,令大陸低窪城市首當其衝,而當中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將不能倖免,種種跡象顯示中國大陸有迫切的需要去推行綠色經濟和改善環境。 目前,中國大陸政府已開始著手制定相關政策,在開發清潔能源方面投放數以百億元資金,同時正積極鼓勵使用電動汽車、在各發展中城市興建低排放基礎設施、開闢更多綠色融資管道,並於當前的十三五規劃中承諾要將生態保育理念「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各方面」。 「一帶一路」政策也包含了濃厚的「綠色元素」,橫跨歐亞大陸等60多個沿線國家。「一帶一路」仍會是大陸未來「開放」的焦點,境內企業將積極參與海外基礎建設投資,各地政府也將改善當地營商環境,以吸引海外直接投資,對外資進一步開放服務業、製造業及礦業領域。 大陸政府日前也持續消除阻礙私營機構投資的壁壘,鼓勵海外企業到當地上市及發債,讓他們參與境內的科學及科技項目,其中包括放寬海外金融機構於大陸內地發行綠色債券。 今天,大陸現已成為推動全球綠色債券市場成長的最大引擎,其所發行的綠色債券總額由2015年的10億美元,飆升至2016年的逾330億美元,佔全球總額超過3分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