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聚焦十九大政策 盈利為致勝關鍵

工商時報【匯豐中國科技精選基金經理人 韋音如】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0月24日結束,見證著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權力得以鞏固,政治影響力似乎很可能會延伸至2022年之後,他因而可專注於實現其將中國轉化成全球領先強國的30年願景。 隨著黨代會結束政治發展趨於明朗,市場焦點可能會重新放在經濟成長、企業基本因素、市場相關政策,以及改革的落實。但市場普遍仍較為擔心,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動能的減弱,以及官方廢除「政策支持市場」的措施。 我們預期,大陸經濟成長至2018年為止會逐漸放緩,但對於目前溫和的成長減緩狀況,我們抱持正面的觀點。主要因為該經濟的減緩肇因於政府削減過剩產能、縮減槓桿及影子銀行的信貸風險、管控房市泡沫風險,更嚴格落實環保政策,以及緊縮地方政府表外融資的數項措施。這些措施有助於改善大陸長遠經濟發展及可持續性,我們相信,長期而言對大陸資產市場應會發揮正面影響。 我們認為,大陸股市年初至今的表現已經部分反映的這個現象,上證指數年初至今漲幅10.5%,香港國企指數更上漲23.5%(統計至11月14日),股市漲幅主要受惠於企業獲利成長、股東權益報酬率回升,以及宏觀環境穩定等。而國企重組、產業整併、削減過剩產能,已有助於「舊經濟」產業的獲利及使企業自由現金流量回升。 當然,隨著大陸境內股票與債券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以及A股納入MSCI指數的進程推演,預期也會逐漸提升國際投資人,尤其是機構法人參與大陸市場的程度。 至於政策受惠的產業,我們持續看到「新經濟」產業的長期投資機會,如資訊科技、互聯網、創新環保與新能源、綠色能源,以及消費升級與服務產業(如健康護理、休閒與旅遊、運動、運動服飾、媒體與娛樂等),習近平雄心勃勃的帶領大陸經濟轉型,以及大陸家庭收入逐漸的攀升,很可能會使上述產業成為主要受益者。工業升級、高端製造業、城鎮化,亦可能會屬較長期的投資主題。 以當前大陸股市評價面雖已上升,但並部過高,且評價面相對其他全球主要股市而言,仍然具吸引力。就A股而言,由第3季業績報告觀察,中小板、創業板業績均優於第2季,中小板權重股表現優異,創業板則為非權重股業績優,預計中小板2017年淨利年增率為25.5%,創業板2017年淨利年增增率為5.8%。 進一步分析,在經過兩年的劇烈調整,成長類股整體的估值已經明顯下降,目前創業板預測12個月本益比不到30,與滬深300指數的相對估值也回到了歷史相對較低的水準。在企業獲利穩定、估值不高且具備長期發展潛能的成長股,可能成為大陸股市今年底前的投資焦點。 需注意的是,相對看好成長類股,盈利致勝的風格不會改變,還是有不少成長類股可能仍有調整空間,由下而上選股依然為投資不二法門,投資人需重視業績和估值的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