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一行三會頻出手 中國經濟穩增長

工商時報【元大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經理人劉晶樺】 中國國家統計局於4月17日指出,公共基礎建設與新建房地產需求拉動了第1季的經濟增長至6.9%,其增速創下6季來最快,且3月份投資及消費復甦力道轉強,為全年經濟成長6.5%的目標奠定良好基礎,而在中美雙方元首會面後,都表達了積極合作的意願,預估中國將會回到原有調結構、穩增長的基調。 從今年以來3個月份的PMI數據逐月上揚及第1季的GDP增長,都展現了中國經濟在2017年前景是看好的,部份原因是歸功於去年以前調結構的鋪陳,也可看出目前中國對經濟發展不再一昧追求成長速度,而是在波動大的環境中以穩定為主。 在中國的經濟增速放緩之下,結構體制卻是較為健康的,例如其政府對房地產出臺的嚴厲政策,將會抑制未來可能產生的資產泡沫,也讓不少資金開始流入各個實體產業中,如此一來,將會使得一部份資金從投機轉入到實質的投資,將會是經濟穩建發展的基礎。 但中國要能堅持其策略,仍面臨著相當多的不確定性。從全球經濟形勢來看,歐盟不穩定、中東動亂、北韓問題、原油價格及大宗商品波動、美國總統川普執政的不確定因素,都將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 即使以國內形勢來看,目前鋼鐵、煤炭等產能依舊過剩、較偏遠的城市其房地產依然不景氣及社會仍會出現過剩的勞動力,都是可能會影響經濟成長的負面因素。 然而,國內的問題都是之前就存在的,中國政府對這些負面因素可能影響到經濟的風險,預估已做了充足的因應方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了今年要經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而從其目前的情況來看,市場多擔心中國目前存在嚴重的債務及信貸風險。 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也在4月22日的IMF年會中再次聲明,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已經保持穩定,工業企業的債務水平也已經下降,銀行業的資本和準備金充足,中國完全有信心預防並消除系統性風險,因此現今貨幣政策的收緊將是必然的,且積極的財政政策也將會開始起到重要作用。 且,近日,一行三會頻頻出手,進一步收緊金融監管。證監會從嚴監管券商、保監會強化社會監督及提高審核工作透明度等。 銀監會則將推出更嚴謹的銀行理財業務管理辦法及人行則提出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更表示在今年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及人民銀行將會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建立更加有效的協調配合機制,推動訊息有效共享,加強監管力道,為的也是防止市場擔心系統性風險產生的可能性。因此,預估在一行三會有效的監管下,其風險將是可被控制的。 而國際因素雖變數仍多,但在中美雙方元首於美國佛羅里達州進行正式會面後,雙方都表達了對經濟合作的重視,貿易訴求相關議題似乎也可達到共識,也未被美國納入匯率操縱國,似乎國際影響因素雖多,但可望隨時間及市場的波動而視情況作應變。 因此,即便是未來的經濟發展再受到國際壓力的衝擊,預估其影響將有限,中國經濟將仍會依照其原定的計畫,穩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