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一行三會」監管下的投資契機

工商時報【元大上證50基金經理人林孟迪】 從4月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和證監會等「一行三會」密集召開會議,揭示了2017年工作重點。其中,在銀監會部分,將針對銀行業各類風險,進行深入稽查;證監會則以當前資本市場為監管重點,準確研判各種風險,逐項細化分解;而保監會的監管政策,為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治理保險市場亂象,堅持引導保險行業回歸保障本源的原則。 消息一出,開啟了4、5月的「監管風暴」,股票、債券、與商品「三殺」行情頻頻出現。除藍籌股權重較高的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外,其餘各大指數均回到2017年初的點位,創業板指數更是一舉跌破2015年股災期間的底部,收於27個月最低水準;債券市場呈現恐慌性下跌,收益率全線大幅走高;中國大宗商品市場連續下跌,尤以鐵礦砂為代表的黑色系板塊,領跌趨勢更是令人不安。 但這波「政策下的引導修正」,隨之出現的正是「投資價值的浮現」。根據統計,目前滬深300指數的本益比為11.1倍,低於2005年以來13.2倍的平均水準。在PB(市價淨值比)方面,滬深300指數目前的PB為1.2倍,相當於2016年初的落底低點時的PB。另一方面,在近期市場持續調整下,產業資本增持意願已見上升。 觀察最近大股東的持股,出現連續兩周淨成長的變化,這在2017年還是首次出現。如果不考慮2016年11月中國保險資金的連續舉牌潮,上一次產業資本連續超過兩周淨增持的情況,已經得追溯到2016年初指數階段性低點的時候了。 中國股市長線的投資價值,在2017年出乎意料之外的監管「煞車」後,已然出現。但「油門」的轉折曙光,何時接棒?人行近期召集「三會」,將整合監管政策的溝通、協調、統籌與推進。 而銀監會也發文指出,在監管政策的實施上,銀監會開展監管行動的同時,也充分考慮銀行業之實務運作,將銀行自行督查和規範整改工作時間,提供4至6個月緩衝期,為銀行業自我調整預留時間。 人行更在上週透過公開市場操作於上週淨投出1,700億元人民幣銀彈,為近4個月來最大力度。再三顯示歷經了股、債、商的「三殺」驚魂後,人行與銀監會,釋出了安撫市場的邊際緩和政策。 即將到來的6月是關鍵時刻的觀察點。銀監會要求銀行進行自行督查,需於6月12日前報送自查報告,從監管單位出手之緩和政策來看,預期接續的監管政策之力道與頻率,將待監管初步的成果再定。 同時,MSCI明晟也預計將於台北時間6月21日清晨宣布A股能否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目前業內分析普遍樂觀,外資報告中也顯示,中國A股今年被納入MSCI指數的概率超過了50%,一旦成功加入,未來10年中國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有機會超過40%,或將為股市帶來正能量。 從監管角度來看,出乎意料之外的政策或措施,成效或將更好。可預期這次「一行三會」的密集調控,應能獲致監管效果,進一步健全中國資本市場、銀行業務與保險行業,為日後經濟成長奠定穩定厚實的基石。亦即中國股市在長線保護短線的趨勢下,此次回檔提供價值投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