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緊逼美國 挑戰重塑全球秩序
美國等西方國家一直認為,中國大陸想重塑全球秩序以維護自身利益及實現自身價值觀,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競爭不斷升級之際,還想提升自己形象成為全球政治家。而大陸成功斡旋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這兩個宿敵恢復外交關係,顯示習近平願景已上升到新層次。
沙國與伊朗的競爭長年影響中東政治和貿易。以遜尼派穆斯林為主的沙國與什葉派為主的伊朗,彼此宗教矛盾甚深,也在葉門、伊拉克、黎巴嫩等地大打代理人戰爭。紐約時報報導,通過斡旋沙、伊復交,為波灣地區創造和平氛圍,贏得全球普遍讚譽,習近平抓住美國在這個地區影響力下降的機會,展示大陸極有可能取代美國主導世界新秩序。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將這次成功歸功於習近平的領導,稱展示了大國氣度。
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評論這次大陸外交勝利時指出,這是一場關於國際秩序未來的論述之戰,「中國現在可以說,世界陷入混亂是因為美國的領導失敗了」。
有分析認為,中國試圖重塑國際秩序的想法,早在習近平之前就已存在。但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前高級研究員易明認為,習近平對於推動實現這個野心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他不僅有實現的能力,而且是首位明確表達出這種願景的大陸領袖。
習的願景是從華盛頓手中奪過主導權,支持多邊主義及實行互不干涉。大陸認為,不應藉批評其他國家侵犯人權來干涉其內政。沙、伊復交協議,正反映及切合這個願景。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吳心伯指出,對沙國和伊朗,「美國支持一方而打壓另一方,但中國則希望讓雙方靠得更近,這是完全不同的模式」。
大陸是沙國最大貿易夥伴,沙國則是大陸最大原油供應國。而大陸和伊朗早在一九七一年就建交,比北京和沙國建交早了廿年,大陸還在二○二一年承諾投資伊朗四千億美元交換伊朗原油供應。多年來,大陸在波灣地區的參與根植於提供共同經濟利益,並迴避西方的自由主義理念,這類理念讓美國想在當地擴大影響力的難度提高。
大陸外交部上月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正好闡釋了習近平為重塑全球新秩序的思路及舉措。
儘管外界當時主要關注其中支持以「對話談判」解決烏克蘭危機等熱點問題,但分析人士指出,這個倡議實質上是想取代華盛頓作為世界警察地位,來促進大陸利益, 重申毛澤東時代促進「和平共處」的說法,呼籲建立一種新的範式,讓全球的分配更加平等,更要拒絕美國的「單邊主義、集團對抗和霸權主義」。
更多udn報導
經典賽/比啦啦隊更經典!台式應援令外國人讚嘆 球迷憶「百元神器」
她曝學生時期「這1款」出社會還在穿 釣出一票網友認證:想再買
好市多板豆腐冷凍口感奇妙 內行人建議這樣做:更Q更細緻
待台積電「每天準時下班」!他因1理由想轉調 前輩狂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