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殺人 人際多疏離

日前隨機殺小女童社會事件引起民眾人心惶惶,精神科醫師黃偉俐指出,分析一些隨機殺人社會事件,犯罪者共同特點為二十到四十歲男性、失業,多半人際關係很疏離,或患有精神疾病。 黃偉俐醫師指出,有研究發現,知覺失調症(過去稱為人格分裂症)患者如果沒有好好接受治療,就會很容易出現暴力行為。長期來說,如何早期發現需要被幫助的男性很重要,這些男性往往有物質濫用或精神疾病傾向,卻缺乏病識感,願意就診或治療比率最低,臨床觀察,重大身心疾病男女患者就診比率大約為一比二,男性患者也較容易自我放棄。政府的精神醫療體系、社會局處、自殺防治中心要通力合作,才能減少悲劇發生。 黃偉俐醫師認為,校方須加強教職員對精神疾病的認識與警戒之心,且國中、高中學生課程也要涵蓋精神疾病、情緒關管理等相關資訊,從小扎根,或許可以鼓勵民眾對精神疾病、情緒管理有多一層認識。 黃偉俐醫師舉例,曾有患者求診,自承有殺人念頭,所幸經過心理治療,加上家庭、社會支持,才讓患者減少殺人衝動。另外,警界也須加強精神疾病的認識與警戒,不要動輒以反社會人格、殺人魔看待行兇者;對於隨機殺人者與虐殺更要建立專案專人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