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於荒煙蔓草中的瑰寶:短梗挖耳草

隱匿於荒煙蔓草中的瑰寶:短梗挖耳草

濕地植物介紹系列 2019年12月31日 文:王偉聿、呂長澤、黃閎義 文:王偉聿、呂長澤、黃閎義

「短梗挖耳草」 也稱長距挖耳草,屬於食蟲植物家族的一員,常隱匿於雜草叢間的土壤表面,只有當它開花時才有機會見到。

它是台灣尚存的原生食蟲植物中最為稀有的物種,且因陸化問題等面臨巨大的滅絕壓力,目前在台灣本島的生育地僅剩一處,且已多年未再現蹤。另外,金門地區的族群雖然相對較穩定,但生育地同樣也面臨了嚴重的陸化壓力,數量很少。《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已將短梗挖耳草評定為國家極危等級(NCR),為台灣第一波面臨滅絕危機的物種之一。 特殊的食蟲構造

食蟲植物可以藉由特殊的構造來捕捉獵物,將其消化吸收後獲得養分,台灣原生的食蟲植物分屬於兩大科,分別為茅膏菜科 (Droseraceae)及狸藻科(Lentibulariaceae)植物。

茅膏菜科植物於植株表面密布可分泌黏液的腺毛,當獵物停棲在植株上或從旁飛過時就會被黏住,其可捕捉的獵物體型相對較大。而狸藻科植物則是用特化的陷阱「捕蟲囊」來抓蟲,這種特殊的捕蟲構造,散生於植物體的各處,其可捕捉的獵物體型相對小很多。

只是,植物無法像動物一樣追逐獵物,狸藻科植物又是如何利用這囊狀的陷阱來捕抓獵物呢?

或許有人小時候曾經玩過一個小遊戲:把寶特瓶壓扁後用瓶蓋拴緊,再放到別人的耳邊、瞬間將瓶蓋轉開,此時寶特瓶會逐漸恢復原本的形狀,而在膨脹過程中因瓶內為負壓狀態,這時耳邊就會聽到空氣被吸入的聲音。

狸藻科植物的捕蟲囊也是運用相同的原理,仔細觀察捕蟲囊的先端可見一個明顯的開口,植物會透過主動運輸將捕蟲囊壓扁,並將捕蟲囊開口閉合,就像是一個壓扁後、瓶蓋拴緊的寶特瓶。而在捕蟲囊開口附近,有清晰可見的感應毛,當獵物經過捕蟲囊附近且連續觸碰感應毛時,捕蟲囊開口就會打開,原來壓扁的捕蟲囊會快速膨脹回原來的形狀,過程中因捕蟲囊內部為負壓狀態,因此會將開口附近的獵物吸入,達到捕蟲的目的。 短梗挖耳草為世界廣布種植物

短梗挖耳草(Utricularia caerulea L.)為狸藻科狸藻屬 (Utricularia)植物;在台灣原生的食蟲植物中,狸藻屬植物占最多數,包含栽培逸出且已歸化的物種,大約十餘種,全數為濕生植物,其中紫花挖耳草(Utricularia uliginosa Vahl)在台灣地區已滅絕,而短梗挖耳草及南方狸藻(Utricularia australis R. Br.)目前數量皆非常稀少,面臨嚴重的滅絕壓力。

在台灣極度稀有的短梗挖耳草,為世界廣布種植物,從日本、韓國、中國、中南半島,到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及澳大利亞都有分布。 短梗挖耳草的生育地現況及面臨的危機

追溯標本館的歷史記載,台灣本島最早於日治時期開始有短梗挖耳草的多筆採集紀錄,主要來自台北、桃園、中壢、楊梅到新竹一帶的淺山濕地環境。另外,在台灣本島之外,較穩定的採集紀錄來自金門地區。

只是,距今百年內、台灣本島卻僅存新竹的蓮花寺濕地尚有採集紀錄。更讓人擔憂的是,根據長期監測及野外調查結果,目前短梗挖耳草在蓮花寺濕地的最後一筆出現紀錄為2017年9月,紀錄者為荒野保護協會,之後就再也沒有觀察紀錄了。

新竹蓮花寺濕地屬於地方級重要濕地,因位於軍事管制區內,人為干擾較少,環境得以保留維持至今,是台灣原生濕生植物的重要生育地。短梗挖耳草雖在此有較明確的生存跡象,但族群狀況非常不穩定,開花植株僅偶爾出現,侷限生長於濕地的一個小角落。

事實上,短梗挖耳草對於環境的變動非常敏感,需要生長於終年有水、但又必須陽光充足的環境。除了對環境需求較為嚴苛,目前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濕地陸化的問題,以及可能因大雨造成土石坍方,導致濕地遭崩塌土石覆蓋。

現今該濕地的環境維護及植物保育工作,由荒野保護協會擔任,該單位定期除草,已減緩棲地陸化的速度,也能增加短梗挖耳草生長的孔隙。

只是,最近一次(2019年6月)的坍方,不幸剛好就覆蓋在短梗挖耳草的生長範圍,由於該植物的生長特性,僅生長於土壤表層,遭掩蓋的植株可能已全數死亡;目前僅能維持住濕地範圍的滲水及其生長空間,期望種子庫裡的種子能再次萌芽,創造奇蹟。

而在金門地區,目前雖有相對較穩定的族群維持自然生長,但也僅侷限生長於田埔濕地一處。嘉義大學生資系呂長澤老師研究團隊曾多次前往金門地區針對此生育地及該植物進行監測觀察,發現該生育地同樣面臨嚴重的陸化問題:目前有穩定滲水的區域僅剩數公分寬的小水溝,而短梗挖耳草植株都被壓縮侷限生長於此。

收集相關資料發現,目前田埔濕地因早期有過人為改造,造成目前濕地的陸化情形嚴重,濕地內滲水區域減少,較旱生的禾本科植物及一些灌木如野牡丹等植物進入生長,占據部分生育地,也加速了濕地範圍內陸化的速度。隨之而來的物種間的競爭壓力也相對提升,如何維持現有的濕地環境當然是當務之急,而如何減緩濕地陸化也刻不容緩,適度移除導致陸化的植物有其必要性。

但由於短梗挖耳草植株及種子甚小,可能都直接覆蓋在土壤表面或淺層土壤中,若是草率行事,很可能也會危及該物種的生存。

短梗挖耳草的存續取決於濕地環境是否維持,若濕地惡化乃至消失,伴隨而來的將是更多濕地物種陸續走向滅絕之路。

目前台灣國土範圍內的短梗挖耳草並未絕跡,但卻都面臨生育地環境改變的問題,尤其是濕地快速陸化,造成生存環境快速減少,短梗挖耳草很可能在短期內就會絕跡。 短梗挖耳草

短梗挖耳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於潮濕的環境中。細絲狀的莖呈匍匐狀,有稀疏的分枝,隱藏於土壤中。葉常基生、呈蓮座狀或散生於匍匐莖上,葉整體較細長,呈狹窄或線狀的倒卵形,長約0.5至1公分,寬僅約0.1公分,先端圓鈍,光滑無毛。因葉常伏貼於土壤表面,有時隱藏於土壤中,僅露出部分葉面,植株在未開花前,非常不易發現。

由葉特化而來的捕蟲囊甚小,呈卵球形,側面扁平,基部有柄,散生於植物體的各處。捕蟲囊的開口位於先端,邊緣明顯被腺毛,開口可區分為上下兩唇,上唇具一條延長龍骨狀的喙,喙上方疏被腺毛、下方則密生腺毛,下唇則無附屬物。

短梗挖耳草即將開花時,會從匍匐的莖節處向上抽出細長的花序,此時也是植株最容易被發現的階段,數朵小花排列成總狀花序,依照植株的營養狀態不同,花序長度可從5至40公分不等,自花序中部以上,可見疏生或密生的粉紫色小花,單一花序的花朵數量從1至15朵不等。

花梗纖細如絲狀,長0.2至0.3公分,於花期時直立,但結果後會展開或反折。花萼明顯呈兩深裂至基部,裂片大小不相等,無毛但密被細小乳突。花冠呈兩唇狀,以紫色或粉紅色為主,少數個體呈白色,喉部常有明顯的黃斑,長約0.4至1公分,上唇呈狹卵或長圓形,先端為圓鈍或截平,下唇接近圓形,先端微凹或全緣,喉部隆起有明顯四條縱稜。花冠後方有延長的距,呈狹圓錐狀或近筒狀。雄蕊2枚,花絲呈線狀,極短;雌蕊無毛,花柱短,子房上位呈球形。花期始於夏季,可一直持續到隔年春天。果實為蒴果,在未發育前被花萼包被,形狀如同耳耙子,發育成熟時呈球形或長球形,長約0.2至0.3公分。種子細小呈長球形或長橢圓球形,表面散生乳頭狀突起或網紋;果期為夏季至隔年春天。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