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瞞失業,他每天假裝出門上班、給家裡10萬生活費…一個父親最後選擇殺死妻女的悲慘故事啟示

文/金惠男(精神科醫師)

有一陣子,我收到不少讀者的來信。其中一位是中堅企業的組長,年約四十歲。他的公司已在去年優退不少員工,今年傳聞再優退一批人。

這次,他好像逃不掉了,但他對離開公司後的生活毫無頭緒。打從年輕就不斷努力工作的他,被公司以財政困難為由資遣,心裡滿是埋怨。他曾考慮開餐廳,還因此參加廚師證照培訓班課程。不過,他卻表明自己沒有自信。各種煩惱與憂心讓他開始失眠,於是寫信向我求助。

看著信上的字句,就足以感受他沉重的心情。像我們四、五十歲的這代人,仍相信終身職場的神話,為了公司盡心盡力,將自己的熱情與精力投注在工作上。他們沒想過自己會離開公司,也沒準備好面對離開後的生活。

他害怕自己失業後,成為無能的家長與父親,在家裡失去立足之地;在社會上,變成抬不起頭的人生失敗者。他只能靠著手上寥寥無幾的退休金,支撐家中生計與孩子的教育費用。更讓他不安的是,他除了處理公司業務的能力外,沒有其他特殊才能。

想創業但資金不夠,創了業也無法保證成功;再加上近期過於操勞,健康狀態還亮起紅燈。身心俱疲的狀態下,他開始對於新嘗試感到畏懼。別說成功,他連維持現狀的自信都蕩然無存。而且身邊聽到的盡是失敗的例子,但為了生存,他必須開拓人生第二春。

這次回信,我格外小心。因為我知道不著邊際的安慰與充滿希望的話語,將對他造成傷害。我把當時回信的內容重新做了整理,歸納出以下幾個重點:

人生就像馬拉松,不到最後不知道

失業的人都覺得自己是失敗者,覺得丟臉、無顏見人。任何一點小事都可能使你理智斷線。不過,你並不是失敗者,就像馬拉松要跑到終點才算完賽,人生也必須走到終點才知道結果!

這不代表你能力不足,世界上有許多事,不是努力就會照著計畫走。意外總會不斷上演,面對日異月殊的世界,我們無從預測、也無法防備。

人們在遇到重大難關時,總會想把問題縮小,假裝毫不在意。但千萬別獨自承受,企圖自己解決。因為,過程中可能讓心中積累的憤怒與挫折感瞬間潰堤,進而引起憂鬱症等各種問題。

家人,永遠和你同一陣線

不久前,韓國首爾發生一件令人髮指卻又傷感的案件,一位父親殺死了自己的妻女。加害人隱瞞家人失業長達一年,在外租了一間考試院(譯按:韓國特殊租房型態,原指為了準備考試而暫時居住的租屋。房間非常狹窄,只有一張單人床與書桌)作為據點,每天穿上西裝,假裝出門上班。

他以名下的公寓進行擔保,向銀行貸款了五億韓元(約新臺幣一千四百萬),每個月給家裡四百萬韓元(約新臺幣十一萬元)的生活費,多餘的錢作為投資。沒想到投資失利,損失將近三億韓元(約新臺幣八百五十萬),為此陷入絕望,痛下決心殺死家人並自殺。

因為無法告訴家人自己失業的事實,在走投無路下痛徹心腑地犯下此案件。

即使如此,殺人的罪行依然無法被視為合理正當。

我經常詢問那些沒有勇氣說出真相的人:「如果有一天,你的父親隱瞞他失業,獨自承受這莫大的壓力呢?你被蒙在鼓裡,一如往常地耍賴要零用錢,抱怨他不出錢讓你留學,這是你想要的嗎?」

所謂家人,就是能同甘共苦的人,但你卻在遇到困難時選擇隱瞞,你的家人只會覺得被你背叛。

明明能夠一起面對、一起解決,卻被你親手阻擋,把「家人」變成一個毫無幫助的負擔。

遇到問題不要隱瞞,誠實地告訴家人你現在的處境吧!一起討論如何面對困難,即使要拉緊褲帶、縮衣節食過日子,也是一家人要一起面對才對呀!

坦然說出自己的困境

如果你正處於困境,就更應該告訴他人你的狀況,因為─坦白才會得到相關的就職情報。

舉例來說,跟朋友見面,如果你裝作若無其事,那麼即使有職缺,他們也不會想要告訴你。誰會跟一個看起來上班狀況還不錯的人提出職缺資訊呢?就如同生病了告知他人,才會從周遭獲得一些治療小偏方。因此,為了讓朋友幫你,有困難就老實說吧!

忘記過去,在黑暗中等待光點

突然走進黑暗,我們會看不見任何東西,但是只要一會兒,等瞳孔放大,我們會漸漸看見周遭的事物。人生也是如此。遇到危機時,放慢自己的步調,仔細傾聽危機帶來的警訊,就像是在一片漆黑的房裡,如果急於邁出步伐,就會被前方的障礙物絆倒。

著急的心會使我們失去判斷能力。不要急,做好足夠的探討與研究,再重新開始另一項事業吧!

暫時拋開面子,忘記過往的社會地位。「你知道我以前年薪多少嗎?」、「你知道我以前是做什麼的人嗎?」……愈常說這種話,只會愈讓你自慚形穢。做好「砍掉重練」的覺悟,告訴自己這是全新的開始。

「我怎麼可能做這種事?」這樣想,只會讓你排除所有可能性,最後什麼也做不了。即使是從沒嘗試過的事,也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現在的你,不是在逃避問題,而是在克服問題。人生的勝利不在於競爭,而是在於充實與否。家人朋友有多愛你,你是一個被需要的存在。讓孩子知道你不畏懼任何困境、擁抱希望。這樣的人生態度,才是留給你的孩子最好、最珍貴的遺產。

本文摘自《什麼時候,你才要過自己的人生?》商周出版

提醒您: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0800-788-995 (0800-請幫幫-救救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延伸閱讀:精神科醫師:大家都搞錯了!就是因為抗壓性太好,才容易得憂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