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府宣布推動外傘頂洲離岸風機設置開發

(記者廖建智雲林報導)
近年綠能產業蓬勃發展,雲林縣長張麗善(25)日宣布啟動外傘頂洲離岸風機設置開發計畫,邀請具離岸風電經驗的國內外團隊共同參與,妥善運用「移動的國土」外傘頂洲發展綠能,並藉由設置綠電裝置達到固砂效果,甚至進一步帶動觀光發展,創造多贏。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日照時間長、風場也很穩定,吸引不少綠能業者進駐雲林沿海,但開發過程常發生抗議或爭執,因此縣府在尊重民意及保護縣民的情況下,提出外傘頂洲離岸風機設置開發計畫,希望能充分利用外傘頂洲土地,甚至帶動觀光休閒漁業發展,讓產業、綠能齊頭並進,也解決風力發電設置越來越往村落移動的困境。

張麗善指出,外傘頂洲原位於雲林縣口湖鄉離岸外海,長年受到波浪、沿岸流及東北季風影響,平均每年往西南方向漂移60至70公尺,現今約接近嘉義縣東石鄉外海處,且面積也不斷縮小,被稱為「移動的國土」,為此水利署、工業局及航港局等各中央單位短期需編列至少7.72億元經費辦理固砂計畫。

張縣長說,縣府邀請各綠能業者至外傘頂洲設置綠電裝置,一來可有效利用外傘頂洲閒置土地,二來可藉由設置綠電裝置達到固砂效果,節省公有預算,未來甚至可借由風力發電發展觀光,讓產業、綠能、固砂並存發展,也符合縣府一地兩用、地盡其利的推動綠能原則。

建設處長李俊興指出,雲林縣政府長年來持續地配合中央政策推動綠能產業,其中推動了許多綠能政策並促成地方與業者合作,從長青光電食堂、漁電先行區、農畜電共生外,更舉辦許多地方說明會、再生能源推動論壇、甚至體驗營隊等等,讓雲林縣民更認識綠能產業。

李俊興表示,台灣海峽擁有許多離岸風場設置,在全球的佔比非常高。這幾年也陸續有國際投資集團合辦民營的離岸風場設置,隨著風力發電技術的進步,加上風力運作時間大約是太陽光運作時間的一倍,一座風機的發電量大約等於8公頃太陽光電發電量,因此,如何推展風力發電,讓國內土地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用,是各縣市政府面臨的重要課題。相信透過本府近幾年來的用心促成,讓縣民跟業者雙方都有非常大的信任基礎,歡迎業者踴躍來雲林投資,縣府必定盡力協助,讓雲林的綠能產業,更邁向國際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