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貴楠木北上 運河漂來紫禁城

旺報【記者黃冠智╱綜合報導】 現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宮殿型建築「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建造材料堪稱「中國之最」,不僅雲貴地區的楠木,工程磚石也來自山東臨清市,鋪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地面的金磚,更產於江蘇蘇州市。而諸多的材料,有絕大部分都是靠「京杭大運河」漂來北京。 位在北京中軸線中心、明清兩代皇宮的故宮博物院。據傳總面積高達72萬平方公尺,又因殿宇宮室近達上萬間,有「殿宇之海」一稱。如此宏偉的建築,單靠北京當地的建築材料,難以達成此規模。 據史料紀載,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紫禁城時,光故宮三大殿前後的御石道,運送時就動用超過2萬人。故宮的乾清宮,從地面到頂層更使用近5000立方公尺的木料。 而紫禁城的建築材料,可堪稱「中國之最」。不僅木料多來自雲貴地區;多達8000萬塊的工程磚,也誕於山東臨清市;鋪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大殿地面的金磚,也產自江蘇蘇州市。 對於大量的磚石、木材從何而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說:「紫禁城是運河漂來的。」專家解釋,明朝興建紫禁城時,京杭大運河發揮極大的作用。以來自雲貴等地的巨木為例,當地木材砍伐過後,可透過河道轉入長江,再漂至運河,抵達建築現場。 該名專家說,雖然雲貴木材,多含有樹膠。但有趣的是,木材抵達北京時,已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樹膠多被沖洗掉。透過運河,巨大木材、石塊就能順利抵達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