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舞集《十三聲》巡演7城 「蒲公英計畫」前進偏鄉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疫情影響國際巡演,雲門舞集今年扎根臺灣,上半年由《十三聲》打頭陣,4月11日起從雲門劇場出發,陸續巡迴全臺7城市演出22場次,這齣舞作連結在文化,從藝術總監鄭宗龍童年記憶出發,呈現艋舺街市、廟宇間,地方庶民環境、色彩、信仰與社交祭儀,富含臺灣文化意象。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指出,延續2020年舞蹈「蒲公英計畫」,在文化部支持與企業贊助下,今年預計完成34場示範講座及演出,3月起陸續深入臺東、嘉義等縣市,首場在池上鄉,最遠至蘭嶼島,以輕巧的編制,主要造訪平均學生人數約40名的特極偏遠中小學,深耕藝文推廣教育不間斷。

鄭宗龍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至今,國際情勢尚有許多不確定性。2021年雲門舞集原定法國、中國大陸、美國巡演行程共38場,不得已延期至2022及2023年。然而,舞團並未因此停下腳步,持續打破許多既有模式,以各種形式與觀眾相見,足跡將走遍臺灣各地,把舞蹈帶到大家身邊。

鄭宗龍提到,他個人作品《十三聲》該舞作2016年首演,希望給民間風景一個舞台,用此刻的眼睛,串起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2020年初完成63天、27場歐洲巡演,今年4月11日將在淡水雲門劇場經典再現,後續5、6月巡迴桃園、彰化員林、嘉義、臺南、花蓮、屏東,特意跳開臺北、臺中、高雄三個都會,除了新北3場售票演出、1場教育公益演出,其餘6縣市皆選在文化中心各有2場售票演出、1場教育公益演出,全臺灣7個城市總計22場次。

《十三聲》臺灣巡演場次,分別為4月11、17、18日淡水雲門劇場,5月8、9日桃園展演中心展演廳下午2點30分,彰化員林演藝廳表演廳5月15、16日,5月22、23日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5月29、30日,花蓮縣文化局演藝廳6月5、6日,屏東藝術館6月12、13日,各場都是下午2點30分開演,門票3月12日啟售。

雲門舞集也透過線上平台持續發聲,以作品豐富的臺灣文化元素與國際持續連結,去年11月,雲門串連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芝加哥大劇院(Auditorium Theatre)及密西根大學音樂協會(University Music Society)於線上播出鄭宗龍2015年作品《來》,以及《十三聲》首支導賞影片。

為延續此熱潮,今年3月雲門舞集計畫再推出3集「《十三聲》創作溯源」導賞系列影片,邀集創作群音樂創作暨統籌林強、美術設計何佳興、影像設計王奕盛,分別就作品的色彩、身體、聲音等面向,解碼舞作元素,並由舞者一同向觀眾展開多元文化與美學的對話。

「《十三聲》創作溯源」導賞系列影片除雲門官方網站、YOUTUBE及社群媒體,也將在文化部國際影音串流平台Taiwan+上同步播映,和世界各地觀眾分享作品背後的創作脈絡,藉此透過《十三聲》擴展國際連結。

下半年7月起,雲門劇場5個週末推出「雲門在雲門」活動,除獨有的雲門劇場技術秀,也將解密東西方舞蹈發展,帶來成人與親子的身體體驗活動,邀請更多民眾推開雲門劇場的門,誘發舞蹈走入日常的契機。

除此,以特極偏遠學校為參與對象的「舞蹈蒲公英」計畫,在文化部與企業支持下,今3月將陸續至臺東、嘉義、蘭嶼等地,預計完成34場示範講座及演出,以一名說舞人搭配兩名舞者的輕巧編制,深入平均學生人數約40名的特極偏遠中小學,種下藝術種子。此外,每年由國泰金控贊助的「國泰藝術節」也在積極籌備中,不論是每場破萬人觀賞的戶外公演,或是到臺灣各城市公共空間演出的「與雲門共舞」,都期待疫情趨緩,繼續與觀眾面對面。

《十三聲》4月起從雲門劇場出發,巡迴全臺7城市演出22場次。(雲門舞集提供)

《十三聲》 富含臺灣文化意象。(雲門舞集提供)

雲門2020舞蹈蒲公英計畫,舞者示範武功「雙飛燕」 。(雲門舞集提供)

雲門舞集「《十三聲》創作溯源」導賞系列肢體篇。(雲門舞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