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派對 台灣硬體、人才突圍

工商時報【劉季清╱台北報導】

電競狂潮來襲!許多新興投資者、玩家、媒體,以及供應鏈中的各個廠商都希望能在這塊龐大的商機大餅中,分得一杯羹。與其他國家相比,台灣要發展電競,雖然在遊戲軟體研發這一塊缺席,卻可以從硬體、選手人才等方面突圍,找到台灣在電競這片新藍海中的定位。

電競賽事中,娛樂性高、品質穩定的優質遊戲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台灣的遊戲公司近年來因轉型過慢、資金不足、不敵國際競爭而陷入困境,多半都已放棄自行研發遊戲,改以代理國外遊戲,或是將旗下經典IP授權海外運營商為主要策略。而環顧當前最夯的電競遊戲如《英雄聯盟》(Riot Games開發、騰訊收購)、《鬥陣特攻》(暴雪開發)等,幾乎都是歐美開發或是中國大陸投資。在電競遊戲這一塊,台灣已然缺席。

資策會教研所組長范明軒指出,若台灣要發展電競,從硬體與人才兩大方面去突圍,會是較好的選擇。他指出,台灣過去數十年來產業發展以硬體見長,為電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少國內大廠也都積極參與投資這一領域。微星2009年就搶先布局電競,是所有台廠中最早行動的,亦請來專業電競選手擔任產品經理。這個決定讓微星順利走出當年金融海嘯衝擊,營收更於近年達到千億元水準,股價、獲利也一併大翻轉。除了微星以外,華碩、技嘉、宏碁等廠商也急起直追。

而在選手人才這方面,台灣也已經有戰隊成立,也有不少名人投資戰隊。包括亞洲天王周杰倫旗下的J戰隊(結盟華碩ROG玩家共和國)、嘻哈歌手黃立成的Machi Esports戰隊(結盟技嘉電競品牌AORUS)以及藝人林俊傑所成立的SMG戰隊等。

不過,電競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運動,除了要有高強度的練習、快速反應力以外,還要有戰術思考時的邏輯訓練、團隊合作溝通等技能,因此培養選手並非易事。此外,電競選手與傳統運動員一樣,職業生涯壽命並不長,電競選手退役後,還有哪些職業出路?也是政府、社會以及相關企業需要提早規畫。

最後,隨著電競產業逐漸成熟。將有更多新興行業出現,如專門經營戰隊、聯盟、辦理電競比賽的公司、直播平台、電競產業經紀人等。台灣要參與電競產業這場派對,未來將不會只侷限在硬體,而可以從更多不同的角度與面向切入。

★更多追蹤報導

輪到台灣了! TESL將在高雄打造頂級世界電競賽事
電競產業不只有選手 還要有能做到老的工作
電競產業整合 刺激經濟發擴展外交
電競喜迎風口,但成為電競選手有3個風險
電競選手甘苦談 ahq Ziv有笑有淚的職業生涯

-----------------------------------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