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還鄉地方創生微電影 《海角接力賽》首獎

《圖說》「青春還鄉2023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今年擴大由基北北桃四市共同舉辦。〈青年局提供〉
《圖說》「青春還鄉2023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今年擴大由基北北桃四市共同舉辦。〈青年局提供〉

【民眾網葉柏成新北報導】由基北北桃與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合辦的「青春還鄉・2023 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今(4)日在板橋秀泰影城舉辦頒獎典禮。此次微電影競賽共收到 80 件投稿,33 部作品入圍,經決選,共有 12 部影片獲獎,並由「高山遊民」所拍攝製作關於新北貢寮馬崗漁村的作品《海角接力賽》榮獲首獎。

新北市政府副市長劉和然指出,去年新北市政府與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合辦首屆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成效卓然,因此今年擴大舉辦,邀請基北北桃四市共同參與。「四市合辦象徵重視地方創生及關懷偏鄉,也展現了我們推動地方文化的決心。透過這次競賽,讓全台看見熱血創生工作者和地方創生的故事。」同時他也希望明年能有更多縣市響應,擴散地方創生的影響力!

新北市青年局長邱兆梅指出,當代青年更願意投入社會服務,投身於振興地方文化,為故鄉創造價值。「為了讓青年返鄉的故事能被記錄與傳頌,新北市青年局透過每年的微電影競賽吸引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注意台灣各地的創生。藉此也希望更多青年參與,鼓勵全台地方社群發展當地專屬的文化特色。」

桃園市青年局長侯佳齡表示,很高興桃園市今年第一次成為共同主辦,就有 7 組團隊拍出桃園的 7 個創生故事,顯示桃園的青年創生大有可為,期勉明年可以有更多團隊參賽。

基隆市產發處長林鼎超指出,基隆具備豐富的港灣城市 DNA,近年也有星濱山林書豪等知名創生團隊,期待明年基隆的精彩故事能被更多人拍出來、被看到。台北市產發局呂丘鴻表示,台北市仍有許多優質農業及議題待發掘,今年獲得 2 個大獎是對地創者很好的肯定。

《圖說》「青春還鄉2023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劉和然副市長致贈感謝狀,感謝評審團的辛勞,為蘇弘恩導演〈左起〉、劉和然副市長、李永萍董事長、台灣社區營造學會王本壯理事長。〈青年局提供〉
《圖說》「青春還鄉2023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劉和然副市長致贈感謝狀,感謝評審團的辛勞,為蘇弘恩導演〈左起〉、劉和然副市長、李永萍董事長、台灣社區營造學會王本壯理事長。〈青年局提供〉

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永萍表示,今年全台投件參賽題材多元豐富,涵蓋離島、偏鄉、都會的創生議題,參賽者對於部落、身障、弱勢、農漁業及文化傳承也展現了濃郁的人文關懷,深入浸透到各種創生議題的討論,是非常可喜的現象。今年新增的「校園新秀獎」也激勵了許多學生關心地方創生,甚至還有 2 組高中學生得獎,讓地方創生的種子萌芽,讓競賽傳播更多的影像影響力。

獲得首獎的《海角接力賽》描述居民面臨財團官司要求拆屋還地,以柔性的文化運動爭取村子能永續存在,吸引離鄉青年重新關心該片土地。評審團表示,《海角接力賽》敘事有力、卻未陷入自怨自艾,以留白、空景及日常去講述故事,不但貼近村民,且展現在地工作者相信的價值。

貳獎由唐炘炘導演的《台北桃花源記》獲得,此片記錄台北市關渡平原最後一塊稻田「八仙六代園」的創生故事。評審團指出,該作品很自然地拍出了被攝者的情感起伏、記錄了創生困境及受到的支持,充分展現人文溫度。參獎則是由台北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的「再補一顆」團隊獲得,其作品《聖情的便當》講述台北市寶藏巖聚落保存。該團隊為高中生組成,擊敗全台其它 30 多件由社會及大專影像團隊脫穎而出,令評審團大為驚艷。

《圖說》新北市青年局長邱兆梅〈左〉頒「青春還鄉2023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首獎由《海角接力賽》。〈青年局提供〉
《圖說》新北市青年局長邱兆梅〈左〉頒「青春還鄉2023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首獎由《海角接力賽》。〈青年局提供〉

「青春還鄉」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今年擴大舉辦,收獲許多優秀作品,因此評審追加選出 5 部「優選獎」以及新增 4 名「校園新秀獎」。優選獎包括張育萍的《部落教室》及黑麋影像的《離島不遠,歡迎登島》,分別記錄蘭嶼及馬祖的離島創生故事;雙城影像的《我在衛生室賣可可》描繪屏東潮州藉由修復「泗林衛生室」,成為行銷可可產品的創生據點;另還有以永和社區書店「綠書店」為題的《水泥城市中的一抹綠》以及接續去年《尋尋》繼續探討貢寮雞母嶺的創生故事《覓覓》。

今年新增的校園新秀則由台藝大蕭適笙的《布藝》奪得第一名,作品記錄了一群腦麻青年的媽媽與老師組成「慢飛超人布藝young」團隊,將回收牛仔褲縫紉成時尚環保布包的勵志故事。第二名是輔大新聞系團隊的作品《潮落:從創生找回北海岸》,描繪沒落的金山萬里漁村,有一群人努力為北海岸找回生機。第三名由丹鳳高中的《廟街的孩子》及菇菇呱呱團隊的《Mihumisang‧好好生活》共同獲得,分別描述新莊廟街的困境及創生努力,以及 HMT 大專青年投入南投信義鄉明德村,與部落青年攜手共同發展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