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米食聞名 大橋頭延三夜市獨特米食文化

靠米食聞名 大橋頭延三夜市獨特米食文化

端午節包粽,最重要的食材當然就是糯米,而在台北市的大橋頭延三夜市,可以說就是靠「米食」而聞名,過去當地聚集了不少了米食加工廠,如今演變成了獨特的「米食文化」,跟著鏡頭,一起走一趟大橋頭尋找米食。

鮮肉湯圓端上桌,白色Q彈外皮,透著些許油亮,還能聞到陣陣鹹香,撥開一看,紮實內餡,飽滿的豬後腿絞肉,帶點湯汁,滿口的復古味道,讓人吃了難以忘懷。

民眾:「外皮很Q軟,裡面的湯汁咬下去,就是流出來的就是豬肉香,非常地清香。」

民眾:「很軟很嫩,跟一般吃到的湯圓不一樣。」

不只鹹湯圓,店家招牌還有這一味,剛起鍋的米苔目,倒進大骨湯頭,配上肉燥、油蔥。透白的米苔目,散發米香,讓人口水直流。不管是米苔目還是鹹湯圓,這些米製品,店家不買現成,開業50多年,堅持全手工自己來,廚房員工不用兩三下,就能快速包起一顆鹹湯圓。

鹹湯圓業者施冠群:「我們用糯米去洗浸泡,然後磨漿脫水,然後之後用一個所謂地粿粕,就是粿粕然後去煮,都算是比較傳統的做法。」

台北大橋頭附近的延三夜市,過去聚集了不少米食加工廠,專賣紅龜粿、菜頭粿等,如今演變成特殊的米食文化,湯圓、米苔目、米粉,都是饕客必點美食,如今除了傳統口味,現在還有新玩意兒。

小廚師黃宥凱:「這是喵喵漢堡。」

小小廚師專心緊盯眼前食材,一層一層堆疊起來,最後再插上牙籤固定,做出自己與大人們合力研發出來的米堡,擺攤跟大夥兒分享,吸引大批遊客來嘗鮮。

小廚師黃宥凱:「因為我很喜歡吃漢堡,做番茄的地方每次都會垮下來。」

民眾:「很新鮮的感覺,然後那個米有稍微地烤過,所以有脆脆地,感覺口感很特別。」

替傳統米食找出新玩意兒,創新與傳統,聯手合作,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換換口味,來趟美食之旅,打響大橋頭的米食文化。
(民視新聞蘇晟維、姚家鼎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