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農產出口 農委會:台農發當示範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6日電)立委質疑台農發公司與民爭利,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強調,台灣農產從生產到出口的4階段作業都必須革新,甚至不如菲律賓,所以台農發正在做標準作業示範,不然打不出國家品牌。

台灣國際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是農委會運用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台肥生技公司重組清算而成,並由官方力邀紐西蘭奇異果公司前全球行銷總裁陳郁然擔任董事長,籌組團隊運作,要打國家品牌農產,拓展外銷,因而引人注意,各農業縣都想加入。

農委會國際處上週在立法院說明,目前協助台農發公司跟台糖合作的600公頃農地,包含在台東約200公頃找農民契作鳳梨釋迦、在台南200公頃找農民契作種鳳梨或香蕉、在屏東200公頃也是找農民種鳳梨或香蕉,要落實國際市場規格的農產出口標準作業。

以上方案布建之際,頻頻傳出農業縣市的朝野立委質疑不是幫忙賣現在農民種的農產出口,是與民爭利。

農委會今天召開臨時記者會說明。陳吉仲說,台灣農產雖然有在做出口,但是對比國際農產市場的標準作業方法,從生產、集貨包裝、國內外運輸到出口行銷4個階段,都有問題需要改善。

他並秀出同樣出口香蕉到日本的菲律賓在採收及包裝作業的實況照片,全部規格化、標準化作業,包含低溫冷鏈作業都已是基本作業要件。他說,台灣生活水平雖然比菲國高,但是香蕉出口作業方式是不如菲國,這30、40年並沒有跟上國際脈動在革新。

他舉例,台灣農產外銷在「生產階段」有面積太小、供應量不穩定等問題,「集貨包裝階段」產品選別、分級未臻完善等問題,「國內外運輸階段」有全程低溫冷鏈需要改善、海運時間過長等問題,「出口行銷階段」也存在缺乏市場定位、缺乏海外穩定夥伴等問題。

他強調,而台農發就是要透過以上3處各200公頃,栽種3種作物示範、建立外銷標準作業模式,出口市場的對象也不會跟現在已做外銷的農產搶商機,待成功拓銷新商機、創造穩定獲利後,以此利基吸引、整合既有產區農民加入,願意真的遵從國際標準作業方式做現代化農產外銷的標準作業方式,才能打得出國家品牌。

他舉例,香蕉台灣過去在日本市占率15%,現在只有0.5%,台農發跟提供農地的台糖公司及契作農民合作的200公頃示範外銷模式穩定後,就會將其他14、15萬公頃的香蕉產區,願意做外銷的農民整合進去,藉此革新農產外銷現況,才能在國際農產市場打出台灣品牌,絕對不是與民爭利。

他並問,「200公頃的示範區,對比14萬、15萬公頃產區,怎麼與民爭利?」10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