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 《漢密爾頓》橫掃東尼獎 眾星向奧蘭多恐攻受難者致意

美國戲劇界最高榮譽、第70屆東尼獎(Tony Awards)頒獎典禮12日於紐約舉行,已於年初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中大放異彩的百老匯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12日又再度橫掃東尼獎,囊括「最佳音樂劇獎」在內的11個獎項,「最佳話劇」則由《人性》(The Humans)拿下。

12日凌晨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Orlando)同志夜店「脈動」(Pulse)發生恐怖攻擊事件,一開場主持人詹姆斯柯登(James Corden)就向受難家屬致意,並表示「仇恨永遠不會勝利」。

第70屆東尼獎(Tony Awards)主持人詹姆斯柯登(James Corden)(美聯社)
第70屆東尼獎(Tony Awards)主持人詹姆斯柯登(James Corden)(美聯社)

第70屆東尼獎(Tony Awards)主持人詹姆斯柯登(James Corden)(美聯社)

哀悼奧蘭多恐攻罹難者

受奧蘭多恐怖攻擊事件影響,東尼獎典禮上仍瀰漫淡淡憂傷氛圍,主持人詹姆斯柯登一開場便表示:「我們的心將會與不幸遭受此慘劇牽連的人們同在,現在我們只能對你們說你們並不孤單,今日發生在你們身上的慘劇,等同於發生在我們的身上。劇場是任一族群、教條、性別、性傾向皆能獲得同等尊重、包容與愛的地方,仇恨永遠不會勝利……今晚的頒獎典禮正是此點的最佳寫照。」

以《父親》(The Father)奪下「最佳話劇男主角」的法蘭克藍吉拉(Frank Langella)於獲獎致辭時,呼籲奧蘭多居民鼓起勇氣面對眼前的悲劇,「當一件慘劇發生時,我們手中握有3個選項—讓它定義我們、讓它摧毀我們、或讓它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壯。今日在奧蘭多我們見證了現實的殘酷,在此我要呼籲奧蘭多的市民,堅強一點……此刻我正和世上最慷慨的人們站在一起,接下來的每一步我們都會陪著你們。」

以《父親》(The Father)奪下「最佳話劇男主角」的法蘭克蘭吉拉(Frank Langella)(美聯社)
以《父親》(The Father)奪下「最佳話劇男主角」的法蘭克蘭吉拉(Frank Langella)(美聯社)

以《父親》(The Father)奪下「最佳話劇男主角」的法蘭克藍吉拉(Frank Langella)(美聯社)

《漢密爾頓》差點平「金牌製作人」2011年12獎項紀錄

典禮前榮獲16項提名的《漢密爾頓》,在12日晚間落幕的東尼獎頒獎典禮上不負眾望摘下11項大獎,其中包括大獎「最佳音樂劇獎」,差一座獎項便有機會打平2001年由百老匯音樂劇《金牌製作人》(The Producers)同屆獲得12獎項的空前紀錄。

第70屆東尼獎(Tony Awards)頒獎典禮,《漢密爾頓》(Hamilton)表演(美聯社)
第70屆東尼獎(Tony Awards)頒獎典禮,《漢密爾頓》(Hamilton)表演(美聯社)

第70屆東尼獎(Tony Awards)頒獎典禮,《漢密爾頓》(Hamilton)表演(美聯社)

《漢密爾頓》多元選角再引關注

第70屆的東尼獎堪稱史上最具多元性的一屆,部分原因可歸功於《漢密爾頓》的多元選角,劇中多數演員由有色人種擔任,對此主持人詹姆斯柯登更是搞笑說到,「東尼獎其實與奧斯卡獎沒啥兩樣,只不過是多了點『多元性』,甚至是因為太多元了,以至於川普(Donald Trump)威脅要蓋一座高牆把這座劇院圍起來。」

《漢密爾頓》於音樂風格上不但成功融合饒舌、嘻哈、節奏藍調與經典百老匯歌劇等,也起用了多元種族及文化背景的演員,其中包括非裔、亞裔、及西語裔演員,傳統上主宰歌劇角色的白人演員在此劇中反而略居少數。

自2015年8月登上百老匯、講述美國開國元勛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生平故事的《漢密爾頓》,不僅深獲全球劇迷喜愛及劇評界肯定,在商業上也取得巨大成功,據《衛報》報導,《漢密爾頓》每周都可有將近60萬美元(約新台幣2000萬元)的收入進帳。

《人性》劇本、演員皆獲評委肯定

由36歲劇作家克拉姆(Stephen Karam)所著的《人性》(The Humans)亦於頒獎典禮上獲包括「最佳話劇」在內4項大獎殊榮。《衛報》評論《人性》是對一個身陷泥沼的家庭的深度探討,內容既有趣卻又哀傷。該劇描述一間殘破不堪唐人街公寓內、正慶祝著感恩節的家庭,克拉姆帶領觀眾一同探索面對巨大情感與經濟壓力的他們,是如何做出回應。

據《衛報》報導,比起僅僅描述困境本身,克拉姆更著重探討人們如何優雅亦或是笨拙地去處理與面對眼前困境,他多次於劇本中展現,人們不被困境所敗,嘗試把日子繼續過下去時流露出的那份勇敢與溫柔。

里德伯尼(Reed Birney)與簡胡迪謝爾(Jayne Houdyshell)也以《人性》摘下「最佳話劇男配角」與「最佳話劇女配角」。

潔西卡蘭芝完成「演技大滿貫」

老牌好萊塢演員潔西卡蘭芝(Jessica Lange)靠《長夜漫漫路迢迢》(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奪下生涯首座東尼獎,這座「最佳話劇女主角」獎項使潔西卡成為史上第22位「演技大滿貫」(Triple Crown of Acting)的演員,發表獲獎感言時,潔西卡蘭芝提到獲獎喜悅,「即便在這悲傷的一天,此刻的我仍充滿喜悅,劇場界的動人之處在於我們總是同心協力完成任務。」

潔西卡蘭芝曾在1995年憑《藍天》(Blue Sky)榮獲奧斯卡影后,2009、2012、2014年分別以《灰色花園》(Grey Gardens)、《美國恐怖故事》(American Horror Story)獲艾美獎電視電影類「最佳女主角」,再加上12日的東尼獎,潔西卡蘭芝稱霸電影、電視及劇場界,囊括3大領域的演技獎項。

非裔演員大放光彩

本屆東尼獎創下4項主要音樂劇演技獎全頒給有色演員的歷史紀錄。3名《漢密爾頓》(Hamilton)演員:飾演伯爾(Aaron Burr)的小萊斯利奧登(Leslie Odom Jr.)拿下最佳男演員,飾演拉法葉侯爵(Marquis de Lafayette)及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戴維德迪格斯(Daveed Diggs)贏得最佳男配角,飾演安潔麗卡(Angelica)的芮妮古思貝瑞(Renée Elise Goldsberry)贏得最佳女配角。以及《紫色姐妹花》(The Color Purple)的辛西亞艾莉佛(Cynthia Erivo)贏得最佳女主角。

迪格斯表示,「百老匯如此多元,我以身處其中為榮。」小萊斯利奧登向也入圍音樂劇最佳男主角的《漢密爾頓》製作人米藍達(Lin-Manuel Miranda)致意,表示「你給予我們對於可能之事的全新視野。」

東尼獎官方亦發推紀念這一刻,表示「在東尼獎歷史上,首度由有色人種贏得所有4項音樂劇演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