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會的5W1H(2)|如何聽一場音樂會

WHEN

什麼時候有音樂會呢?

基本上,音樂會多舉辦於晚間(7:30開始),或是假日下午(俗稱的matinee,日場或午後場)。一些特殊節慶,如維也納愛樂的新年音樂會,就會舉辦在1月1日的早上11:15。另外,在音樂會密集的音樂節期間,則幾乎能在每天的不限時段欣賞音樂會的演出。

一場音樂會都多久呢?

標準的管弦樂團音樂會通常分為上、下半場,以10分鐘的序曲(或其他較短的作品)開場,接續迎來與客席獨奏家合作的協奏曲,約20~30分鐘。中場休息20分鐘後,下半場通常是一首完整的交響曲作品,持續約40~60分鐘。總共約為2小時左右。

但音樂會的長度取決於音樂會的節目內容、每首作品的時長及指揮者的「興奮程度」等可能會有所不同。基本上,音樂會是沒有精準的「時間限制」的,近年來也有好些獨奏會搬來重量級的全本曲目,觀眾們可以先上網查詢音樂會頁面備註、致電主辦單位或搜尋演出作品的專輯、影片長度來計算大約的演出時間。不過,多數音樂廳都會在大廳公告當晚演出的預計時間唷!

008
008

▲鋼琴家特里福涅夫於知名夜店Yellow Lounge舉辦獨奏會,為當今年輕愛樂者最具話題性的演出場所

WHY

為什麼要去聽一場現場音樂會呢?我們為什麼還在聽音樂會現場呢?

在收聽音樂這麼方便的時代,大費周章地買票前往音樂廳看現場很奇怪嗎?相信各位不論是否曾經親臨球賽現場,一定能夠立刻分辨電視重播賽事與現場觀賽的差別。音樂同理。因為,現場總是充滿著驚喜,充滿各種不確定性所能引發的各種「可能」

在舞台上的頂尖音樂家們絕對不只是流於形式地反覆演奏這些經典的曲目,每一次的演奏根據現場聽眾的氛圍、不同音樂廳的殘響、當晚的濕度,甚至音樂家所正經歷的人生階段等,皆會有不同的演奏結果。除此之外,在音樂會當下,每位聽眾都聚集在同個空間中,一起聚精會神地聆聽,共同「感受」同一份音樂,一起經歷著只會發生在當下這麼一瞬間的獨特創造,這是一件多麼可貴的事。

不僅如此,即使錄音技術已日漸純熟,有些音樂家的音色、頻率及大編制作品的魅力,就是無法透過錄音技術捕捉並重現。更別說,有些難得的作品甚至沒有錄音留下。有時候,我們甚至是親臨現場,才真正認識一部作品、聽出作曲家想要表達的意念。

009
009

▲傳統鞋盒式設計之音樂廳代表——維也納金色大廳

HOW

如何聽音樂會?

許多人對於看一場球賽並不會心生畏懼,擔心「看不懂」,但要踏入音樂廳欣賞演出,就會不自覺產生無形的「門檻」,想尋求所謂的「入門款」。

筆者猜測,或許有部分原因是源於球賽有現場播報員,隨時「翻譯」場上的狀況,讓什麼都不懂的觀眾能馬上進入球賽的「現場演出」。但因為音樂是門「聽覺」的藝術,並不可能在現場演出同時「講話」,向聽眾「解釋」現在演奏家所吹奏的樂段是多麼的困難、演奏地多麼出色等,這絕對會被視為干擾!

不過,在被這些疑慮困擾之前,請先放心。因為多數古典音樂,都是在錄音技術問世之前就創作的。當時的作曲家們知道,聽眾可能只有一次機會聽到他們的作品。

因此,優秀的古典音樂都是被設計為:在第一次聽到的時候,就能被理解與欣賞的;作曲家也輔以各樣高超的寫作手法,無形中幫助聽眾們在第一次聽音樂會時,就能夠樂在其中。

換個角度想,在音樂演奏的當中,正因為沒有人告訴你「應該」怎麼去理解音樂、沒有人跟你說「情況是什麼」、沒有人形塑你的感覺,也正是音樂如此迷人的原因。因為你可以自在地、大膽地、真實地感受自己浸淫在音樂中所有被激發出的靈感,以及在音樂中所接收到的、所有無形的感受。

音樂會前的導聆工作,就類似一位「預告版」的球賽播報員,為您接下來可能會經過的賽程做一些路標式的指引,不過決定該怎麼理解的,仍舊是聽眾本身。接下來的篇幅將提供您許多「工具」,讓您能更加容易去捕捉到音樂進行中的各樣時刻。不過最重要的,是記得:沒有所謂的一個「正確」的聆聽方式,或是「正確」的聆聽感受。實際上,您只需要用心「聽」而已。

延伸閱讀:音樂會的5W1H(1)|如何聽一場音樂會


本文選自《MUZIK古典樂刊》No.149


推薦閱讀:

別當失格者|音樂會的禮與非禮

音樂會中的汪洋明燈|導聆與節目冊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