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操盤手的投資思維課》還在看○○買股票嗎?難怪你一進場就「住套房」

最佳策略是買進優良公司的股票並持有,這些優良公司通常還具有波動性較低的優勢。(攝影/趙世勳)

我們都知道,專業投資者勝過散戶的優勢,是能獲取更快更多的資訊,而只要有「股市名嘴」在電視節目上聲稱某檔股票價值被低估,而且現在有辦法可以確定其價值,散戶們就會聽信明牌一窩蜂跟單,結果往往是被利用拉抬股價為人抬轎,落得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下場……

尋找轉變的契機:催化劑選股法

如果你假定市場正朝更高的效率邁進(應該是對芝加哥學派最大的讓步),那麼瞭解利用市場低效率的良機在哪裡,就變得非常重要。最佳機會總發生在改變的時候。除非公司內部本身(如財務、營運或策略方針)出現問題,或周遭經濟/金融環境(利率、成長、波動性、通貨膨脹)發生變化,進而創造或破壞公司價值之外,否則公司的價值評估(valuation)不會輕易改變。

變化會體現於各種引發改變的催化劑事件上。舉例來說,如收購、企業的策略宣告或新產品發布等,向市場宣布有某些事情發生,需要修正一些觀點。這就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投資者採用「藉由催化劑事件評估企業價值」的理論模型。

另一種催化劑投資法的想法認為,市場本身不擅長反映出長期成長和利潤流(earnings stream),所以最佳策略是買進優良公司的股票並持有。這些優良公司通常還具有波動性較低的優勢,因此在風險調整的基礎上,該模型可能隨著時間帶來較高的報酬。許多成功的基金投資事業,都建立在這種長期成長策略的基礎上,尤其是在新興市場。

然而,這種策略實質上是種懶人投資法。該策略隱含的假設是,一家公司的競爭優勢期(CompetitiveAdvantage Period,係指某公司在衰落之前,可以享有較高投資報酬的時期)將維持比市場預期的時間更久,因而提供一個可以發揮的異常情況。這種投資模式可以說是由菲利普.費雪(Philip Fisher)首創,他所挑選的是既「幸運」(在行業結構和市場成長方面)又有「能力」(根據管理實力來定義)的公司,這種組合將確保長期資本報酬率超越常態,是長期投資的最佳核心標準。

股市名嘴喊進就跟單!小心變成待割韭菜

催化劑事件之所以重要,全是因為它們創造了故事。人類喜歡故事,我們是會講故事的動物。自古以來,我們圍坐在火堆旁講故事,賦予生命意義,並將故事意義傳遞給後代子孫,從那時候開始,人類就一直透過故事生活著。市場也不例外,投資者會對故事做出回應,催化劑事件讓故事變得更加具體。這也是為什麼以「催化劑價值」做為一種投資方式,會是如此有效的原因之一。

但你需要謹慎採用這種作法。奈特.席佛(Nate Silver)在他的著作《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The Signal and the Noise)中,解釋了電視投資名嘴為什麼和怎麼會成為如此糟糕的投資者。因為每當一個邏輯經過故事包裝,等到足以在CNBC電視台、Clutter Breakers 財經評論節目或索恩投資論壇(Sohn Conference)上接受檢視的時候,可能已經失去時效性。

內容來源:《頂尖操盤手的10.5堂投資思維課:35年經驗的英國避險基金巨頭,洞察金融市場,精準選中好標的!》樂金文化授權轉載。

更多信傳媒報導
本土12境外1》三級警戒以來首日無新增死亡!陳時中:擬開放前三類間隔8周可混打mRNA疫苗
解鄉愁雜貨店―阿美家鄉小吃
金蘋果在銀網子裡》職場新鮮人求職 企業不約而同選出「這三個」必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