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平衡的真偽

工商時報【于國欽】 台積電於20多年前成立之初,國發基金的前身行政院開發基金曾是最大股東,持有40%股權,隨著台積電股本擴大及政府持續釋股,迄今所持有的台積電股權已降至6.38%。 ■我國政府債務分列於年度預算、特別預算及非營業基金之中,2015年中央政府長債5.3兆,地方政府長債8,456億,非營業基金債務6,866億,各級政府短債3,057億,合計7.1兆元。 我國自1990年六年國建計畫大肆舉債以來,政府預算年年赤字,無一例外,隨後雖有若干年因稅收超徵而勉強平衡,但基本上仍是年年入不敷出的。 這裡入不敷出的「入」,除了稅收,還包括釋股、賣地等收入,過去這幾年政府為籌措收入,年年都編列一、兩百億元的台積電釋股預算,但即使釋股、賣地還是不夠開銷,因此還得舉債,依據過去12年(2006∼2017)年度預算書資料,平均每年約舉債1,584億元,由此可知我國財政狀況並不好。 正因為年度預算都平衡不了,因此每逢災後重建、重大國建計畫要進行時就得再循特別預算排除舉債限制,進一步擴大舉債規模,於是債上加債,如今中央政府債務已逾5兆、各級政府(中央加地方)已逾6兆,若依國際債務的定義更已超過7兆。 就以中央政府的債務為例,20年前僅1.2兆,10年前增至3.6兆,去年達到5.3兆,20年前債務占歲出122%,10年前升至221%,去年升至274%,這正是國家財政處於不平衡結構的必然結果。 每年得付1,100億債息 收入有限,支出無限,舉債就成為必然,而舉債就得支付利息,現在雖處於低利年代,政府每年仍得付1,100億的債息,這又排擠了其他政務支出,進而形成以債養債的困境,這就是「不平衡的結構」,若不改變這個結構而期待預算平衡,無異是天方夜譚。 但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執政當局為告訴大家前瞻建設舉債8,800億不成問題,竟然樂觀的推估未來七年預算可接近平衡,從2018∼2024年中央政府預算赤字逐年降低,至2022年起連續三年還有賸餘,餘絀相抵後平均每年僅需舉債31億元,如此完美的境界是自1990年以來所未曾出現的。 負責推估未來七年財政收支的主計總處,理應告訴大家,何以未來七年財政困境會獲得如此大的改善,是景氣好轉帶動稅收大增?或是政府有加稅的打算?又或者是政府想釋出更多股票賣掉更多土地?還是當局準備大幅縮減政府支出?預算這件事很簡單,想改善赤字就只有從開源、節流著手,但以目前政治氣氛,加稅是不可能的,釋股賣地也會遭立院反對,縮減支出更是政治不正確,而要景氣好到能帶動稅收增加,以國際經濟詭譎多變而言,這仍在未定之天。 離平衡還相當遙遠 如前所言,自1990年以來我國始終處於不平衡的財政結構,在這個結構下要出現平衡只能靠運氣,至於2006∼2008年的平衡,加上特別預算後,平均每年舉債仍逾千億,這是「假平衡」,更何況在年度預算、特別預算之外還有一大筆負債是隱藏在非營業基金裡,三者併計才可看出台灣財政的真相,於此而言,我們離平衡還相當遙遠。 財政平衡靠得是法則,不是運氣,政府做任何評估應儘量客觀,且有所本才能取信於人,不能為了合理化前瞻預算案而虛構一個財政的烏托邦,不要以為沒有人會注意這項推估的細節,數字是政府的靈魂而非脂粉,人們將會在未來七年一一檢視這些數據到底是靈魂還是脂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