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侵襲性腦脊髓膜炎三不三要

侵襲性腦脊髓膜炎(IMD)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導致的疾病,由於初期難以判斷,病程卻兇猛且變化快速,一天內就有可能造成天人永隔。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常務監事暨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提醒,全民都應提高對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認識,共同落實「三不三要」,三不: 不觸碰、減少去、遠病人,三要: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以加強預防措施。

每十至二十人就有一人為無症狀帶菌者,且時間可長達數月,傳染方式是飛沫與密切接觸傳播;其中家庭密切接觸者的疾病罹患率相較一般人高達五百至八百倍!容易感染的三大高危險族群包括○至二歲嬰兒、二至六歲面臨學校群聚的幼童以及青少年,在一九九九年至二○一五年間澳洲研究指出,侵襲性腦膜炎確診高峰落在三至六個月免疫系統尚未健全的嬰幼兒群體。

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類似,容易導致延遲就醫、延遲診斷;此外感染後病情惡化相當快速,二十四小時內恐併發譫妄、意識不清、癲癇等嚴重後果。若未治療,致死率將高達五成。

黃玉成醫師進一步指出,即便於第一時間送診,有二○%的機率會留下後遺症;國外研究更指出:有高達六十八% 的侵襲性腦脊髓膜炎兒童出現學習障礙!此外,逾六成以上曾得過腦膜炎的兒童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症狀(PTSD)、病童媽媽的精神疾病風險更是激增四倍;不只是生理上的殘疾與智力損傷,治療及復健的過程,亦會在患者及照護者心中留下不可抹滅的悲痛記憶。

黃玉成醫師提醒全民都應提高對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認識,共同落實「三不三要」,加強預防措施,三不: 不觸碰、減少去、遠病人,三要: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