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缺藥再度發生 衛福部下周三開會研議「這件事」

缺藥潮擴及醫院,台灣社區醫院協會昨向健保署反映有58項藥品取得困難。藥師公會全聯會表示,醫院短缺藥品還不到完全斷貨情形,但部分藥品供應量確實有所減少,包括抗生素、抗過敏、降血壓、抗凝血、肌肉鬆弛劑等藥品,供貨量最多為平時的7到8成,必要時須使用其他替代藥品。

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食藥署及健保署預計周三提出「藥品供應資訊平台」升級規畫,如擴大藥品監測範圍及建置預警系統,讓大家及早知道缺藥訊息。

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秘書長陳玉瑩說,就觀察北部某醫學中心缺藥情形,抗生素「安蒙西林」、抗過敏藥品、降血壓藥、抗凝血藥等都有缺,共約34項藥品需要改買其他品牌替代。其中目前讓醫院最頭痛的是抗凝血劑,此缺藥為全球原料短缺,從去年開始供應量不足,近期完全斷貨,只好改用其他替代藥物。

薛瑞元說,食藥署「藥品供應資訊平台」建置多年負責通報缺藥,目前已要求食藥署提出擴充功能規劃,如擴大藥品監測範圍及建置預警系統,讓大家及早知道缺藥訊息,健保署也將納入罕藥、癌藥及兒童用藥等一併考量調度問題,如果有必要成立缺藥中心也會持續評估,現階段為擴充平台機制為優先。

陳玉瑩說,不論衛福部要擴大「藥品供應資訊平台」的功能或成立缺藥中心,重要的是藥廠缺藥,或是產能下降、供貨不及時,一定都會立即通知醫學中心、區域醫院等大型醫院,讓醫院及早因應,此時,食藥署應要求藥廠第一時間回報,並了解各級醫院、藥局分配情形,以利及早調度或要求藥廠增產,甚至是專案採購等,不要讓基層診所、藥局「後知後覺」,避免缺藥潮不斷的惡性循環,如果等到真的缺藥再開始因應,一切為時已晚。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說,缺藥通報流程為食藥署得知後,若缺藥涉及價格因素就會通報健保署,此時會先確保醫療院所用藥,而社區醫院協會指出,此通報機制無法及時反應及解決醫院端的缺藥情形,目前會找出原因加以改進。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AV血淋淋上演?趁老公睡著開直播 櫻花妹遭公公「不安分右手」狂摸
乳臭未乾?婚禮當天驚見婆婆「為新郎哺乳」 新娘崩潰想悔婚
正妹一脫「露兩片肉色」坐高鐵 過來人曝慘痛經驗:長滿疹子
點外送備註「拜託拿洋蔥砸我」 專家:洋蔥降血脂抗氧化功效

更多相關新聞
民眾跑10家藥局都領嘸藥拍桌大罵 社區藥師壓力好大
全國缺藥潮擴及醫院 醫界曝問題癥結3方面:藥價砍太深
醫:偏鄉診所藥局 總是先被犧牲
食藥署稱缺藥已不多 賴士葆:不知民間疾苦
疫情缺工加供應鏈衝擊 美國已缺藥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