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掌控港口或失太空測控站 中國在美後院插旗陷入詭局

日前傳出中國的銀行貸款給秘魯錢凱市(Chancay)興建一座港口,許多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中國再度於美國後院插旗成功。不過由於阿根廷政局巨變,自由派學者米利當選後,中國原來在阿根廷的內烏肯(Neuquén)深空測控站的太空監測設施可能會被迫撤離。一旦中國的深空測控站離開阿根廷,其戰略上的損失恐非在美國後院港口插旗所能彌補的。

中國在秘魯錢凱港的總投資高達35億美元,這個新建巨型港口位於南美,可以加強南美洲與亞太地區的往的貿易往來,同時被視為中國推動「一帶一路」的重大成果。它將成為中國在美國後院插旗的主要標誌之一,預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年底訪問南美洲時,將在該港啟用典禮上揭幕。

錢凱港建設的貸款與建設由中國遠洋集團承擔,並因此對該港持有多數股份。它未來將是南美洲西岸最大的港口,對亞洲和南美洲之間的貿易有重大作用,南美的農產與銅礦等戰略重要物資將迅速跨越太平洋,甚至連南美東岸的巴西都能因此受益。而中國生產的包括電動車在內的大量商品可快速在南美大陸打開新的市場。

而令美國擔心的是,錢凱港可能成為中國控制南美的第一個具有全球商業樞紐潛力的港口,除了藉此掌控南美豐富的資源,還能加強對地緣政治上做為美國後院的南美國家的影響力。未來還可能設置軍事設施,讓中國軍艦或核潛艇得以靠岸補給或甚至長期輪派部署,對美國造威脅是極為巨大的。雖然中國在全球控制或營運多達100個港口碼頭,唯獨這個南美後院的深水港讓美國猶如芒刺在背。一位美國前外交官嘲諷說,美國政府一直在打瞌睡,是錢凱港把他們嚇醒了。

不過美國的運氣不錯,就在錢凱港嚇醒華盛頓之前,阿根廷自由派經濟學者米利(Javier Milei)在2023年新冠疫情尾聲中當選了總統。他在當選後不久即表示,將對中國設置於內烏肯省拉斯拉哈斯市的深空測控站(CLTC -CONAE-NEUQUEN)進行檢查,主要是因為一座由中共軍方控制的佔地達200公頃的基地在阿根廷領土上運作,令他十分驚訝。

事實上米利對中國深空測控站的疑慮是來自於美國,美方告訴他,這座測控站有重大的軍事作用,除了監控衛星與太空船發射,還能追蹤洲際飛彈。尤其重要的是,中國航太事業與全球戰略已有長足發展,太空測控站的功能極為重要,所幸中國國土幅員廣大,在最東邊的黑龍江省佳木斯與最西邊新疆喀什各設置了一座深空測控站,這2座於2012年底投入使用。但是南半球測控站則是耗費許多心力才在2014年與阿根廷社會主義派克麗絲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克許內爾(Cristina Fernández de Kirchner)總統任內官員簽訂合約、2017年落成並投入使用,在近幾年航太事業發展上發揮了重大作用。

內烏肯深空測控站有一座強大的16層天線,可以監控自己的衛星與飛彈,當然也能監控別人的衛星、太空船與飛彈,因此測控站的管制極為森嚴,對外完全保密,該基地由中國衛星發射追蹤控制總局(CLTC)的人員管理,受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指揮,有許多部份連阿根廷官員都不准進入。米利總統認為,讓中共軍方在阿根廷有一個連阿根廷政府都管不著的地方,不是正常現象。因此要求對站內與周圍環境進行實地檢查,以確定有按照協議使用這座測控站。不過,當年簽署的協議內容確實有阿根廷政府不得干預其運作的條文,因此米利若要解決這個問題,恐怕只有毀約一途。

美方對此也非常重視,就在米利宣布要檢查這座測控站後,美國南方司令部司令蘿拉.理查森(Laura Richardson)上將隨即飛抵達阿根廷進行為期3天的訪問,重點關注國防和安全合作,同時商討中國運作深空測控站的問題。

按照米利自由派且親西方的政治傾向,中國在阿根廷這座深空測控站恐怕很難保得住。從戰略、國防安全與科技的角度而言,深空測控站的價值是難以估算的,不像港口或運輸樞紐還能有稍多一點的選擇。總之,要與美國競賽全球戰略,中國在財力、科技、地緣政治布局等各方面仍有不足,在美國與西方國家的圍堵下就更需要有開創性的思考來突破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