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棉花抵制大戰後 新疆蕃茄將成下一波對抗焦點?

在大陸發動對禁用新疆棉花的外國品牌進行抵制,引發全球快時尚與運動品牌企業及市場的大幅震盪,至今事件衝擊波尚未平息,卻又爆出新疆的另一項知名產品──蕃茄也遭點名。日本知名食品企業可果美已聲明不再採用新疆蕃茄,但該公司其他產品可能因此會在大陸掀起新一波抵制風潮。此外有多家知名台灣食品企業在新疆設廠生產蕃茄製品,這些為了優良品質蕃茄才把工廠設到新疆的台商幾乎不可能不使用當地生產材料,未來這些產品在外銷歐美日澳等國可能會面臨困難。

與新疆棉花一樣,美國從去年開始以違反人權的理由,公告限制使用新疆蕃茄進入美國市場。雖然蕃茄沒有像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的組織在推動行業規範,但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仍在今年1月13日發佈公告,將在美國所有入境口岸扣留新疆生產的棉花,同時也扣留新疆的蕃茄製品,棉花項目包括原料纖維、服裝、紡織品,蕃茄項目則涵蓋罐頭、醬料、粽子和其他蕃茄產品,且不論加工地區在何處,全部適用。該公告稱,美國國土安全部不會容忍任何形式的強制勞動,企業應把新疆產品從供應鏈中刪除。

這是美國海關今年發佈的第4項暫扣令,去年美海關發佈的13項暫扣令中,新疆產品占了8個。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蕃茄生產國,其中絕大部份在新疆生產,尤其是加工食品用的蕃茄。其出口美國的總值無法與棉花的90億美元相比,去年僅約1000萬美元。以2019年數據看,新疆蕃茄製品年出口超過65萬噸,佔全大陸出口量6成,金額為4.16億美元,約佔全球蕃茄貿易的1/4。以其中最大宗的桶裝蕃茄醬為例,最大買家是意大利,其次是俄羅斯,再來是阿聯酋、加納、菲律賓等國,日本排第10,美國則在10名以外。而可能會受美國此一政策影響的國家,可能只有歐洲的意大利與亞洲的日本、菲律賓,整體影響層面比棉花小得多。

蕃茄原產中南美洲,經中亞地區傳入中國,新疆因為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氣候乾燥少雨,當地生長的蕃茄紅色素高、含水量低,色差小、黏稠度高,適合做加工食品,尤其是蕃茄醬,因此使用蕃茄醬最多的意大利與俄羅斯進口最多,很多新疆出口的蕃茄醬甚至掛著意大利的品牌再銷往歐美各地。美國固然使用也多,但因美國加州蕃茄產量極大,進口量相對就少了許多。

大陸媒體曾因此質疑,美國打新疆蕃茄,很可能如同先前「一拳打在棉花」上一樣,受害的主要仍是外國企業。此一分析當然是以蕃茄貿易為主,尤其是是在當地設廠的台商或是美國、日本、意大利廠商,影響就很大。上世紀90年代就前往新疆設蕃茄加工廠的台灣知名食品企業黃姓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食品加工業的材料成本佔比高,必須盡量靠近產地,而新疆的蕃茄品質好,適合做加工食品,雖然地處偏遠內陸,到新疆設廠仍是最佳選擇。而全球有相當多知名食品企業在新疆設廠,或是將新疆列入採購供應鏈中,這企業恐怕只能將其新疆蕃茄製品銷售到歐美以外的地區,相對於其他外國食品企業,台商在這方面遇上的問題可能要大得多。

日商可果美宣布不採用新疆蕃茄,而且過去幾年,從新疆採購的蕃茄醬數量一直在下降。目前新疆蕃茄在其產品中佔比例還不到1%,完全可以選擇其他國家的蕃茄取代。(圖/網路)
日商可果美宣布不採用新疆蕃茄,而且過去幾年,從新疆採購的蕃茄醬數量一直在下降。目前新疆蕃茄在其產品中佔比例還不到1%,完全可以選擇其他國家的蕃茄取代。(圖/網路)

美國對新疆的一系列限制進口措施才剛開始,目前受注意到的僅棉花與蕃茄,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商品受限。這不僅是對在新疆的人民影響愈來愈大,受影響的外資企業也不少。一家以維護美國股東權益的組織「跨信仰企業責任中心」(ICCR),曾就與新疆相關問題向谷歌與蘋東等多達47家國際大企業施壓,敦促它們披露供應商中涉嫌強迫勞動的有關細節。而除了直接影響,相關外資企業陷入被大陸抵制或被歐美抵制的兩難境地,這類型的間接影響範圍更大也更深遠,對整個國際貿易秩序來說是一項重大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