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台北有事,不是蔣萬安的事

經過數日紛擾,台北市警察局長確定將由警政署副署長李西河接任,台北市長蔣萬安屬意却落馬的警專校長方仰寧也發出聲明表達祝福;一場警政人事的「茶壺風暴」消弭於無形。

值得注意的是,警政署長張榮興親自出馬攜李西河拜會蔣萬安後取得理解與支持,同時明確對外宣示,這次人事溝通「確有不妥」,未來將堅持「警政人事一條鞭」,不再有所謂「不成文的默契」,提供二、三位名單供地方首長選擇,而是就「唯一人選」與地方首長溝通,以期回歸專業,避免外力介入。

張榮興回歸專業的真心話大冒險

張榮興的宣示應該是他的真心話,但難免還是得冒點風險。首先,這次風波起因於內政部長劉世芳主動與蔣萬安談及人選,蔣萬安並非主動提出要求,而是被動詢問中央是否有推薦人選?內政部給了李西河與方仰寧兩個人選,蔣萬安衡酌後選擇了方仰寧,最終公布的却是李西河;這番折騰讓蔣萬安錯愕。換言之,張榮興口中的「溝通確有不妥」,雖未點名却直指劉世芳的溝通顯有不妥,署長才上任就白描主管的疏漏,這不是找蔣萬安的麻煩,而是找自己的麻煩。

其次,當張榮興期許警政人事「回歸專業,避免外力介入」的同時,他口中的「外力」,不可能是蔣萬安,只能是劉世芳;簡單講,警政署的布局應該就是李西河,偏偏劉世芳又添了方仰寧,才無端引來這番風波。如果劉世芳夠大度,不必生張榮興的氣,應該大力支持他「回歸專業」的企圖和努力。

蔡政府八年,警察人事始終如一團亂麻,先是前內政部長徐國勇與警政署長陳家欽爭人事主導權,打得不可開交,陳家欽指控徐國勇介入人事,徐國勇反控人事權本來就是內政部長的,還移送陳家欽,偏偏陳家欽被視為「陳菊人馬」,陳菊和徐國勇又分屬不同派系,警政人事成了民進黨派系內鬥籌碼;繼而還有特別愛管人事的行政院長蘇貞昌,對警察人事能「通天」的國策顧問;警政高層不論是為求官還是為保官,競相尋找政壇人脈,以為靠山,靠到檢警竟能爭相出入有黑金背景的招待所,簡直臭不可聞。

<cite>內政部長劉世芳(中)23日出席警政署卸任署長黃明昭(右)、新任署長張榮興(左)交接典禮。(柯承惠攝)</cite>
內政部長劉世芳(中)23日出席警政署卸任署長黃明昭(右)、新任署長張榮興(左)交接典禮。(柯承惠攝)

以徐國勇為鑑,劉世芳對警察生態未盡熟悉,相信署長是最安全的作法,何況張榮興還是號稱與總統賴清德有十四年共事的深厚交誼,否定警政署豈不是否定賴清德的識人之明?部、署有爭議,難看的還是賴清德;張榮興既有心恢復警察人事的專業指標,民進黨各派系就少七嘴八舌,包括劉世芳,免得被譏嘲警界走了英系,來了菊系、新潮流系。

警政人事看專業不能看首長誰是軟柿子

「警政一條鞭」是長久以來的傳統和法制,因此也建立起警察中立的一道防線,不因政黨輪替而有異;但地方首長擁有地方警察局長的「部份人事權」則是民進黨一貫主張,當年游錫堃任宜蘭縣長,為了拒絕中央指派的警察局長,還曾經不讓局長出席縣政會議,這也才發展出張榮興口中的「不成文的默契」,人事還是一條鞭,但局長人選必須得到地方首長同意。

事實上,民選首長對警察生態不可能深入,一般也會接受中央欽點人選,但還是有柿子軟硬看人捏的差別,比方當年朱立倫任桃園縣長就是硬柿子,台中市長胡志強就是軟柿子,直到台中市出現重大槍擊案,中央才派出強悍的邱豐光出任局長,警政署當然不會蠢到往新北市長侯友宜的槍口上撞,派什麼人,侯友宜心中一把尺比誰都嚴格;從這個角度看,蔣萬安被當成「軟柿子」難免氣不平,鬧騰一頓也是好事,別讓中央把首都看扁了。

從基本資歷看,李西河與方仰寧伯仲之間,只是方仰寧倒楣地在台北碰上太陽花學運,在台南還碰上連續幾起槍擊與警察風紀等治安事件,真由方仰寧出任局長,未來台北若出現重大事件,蔣萬安連防火牆都沒了,火一燒就直奔北市府;相對的,李西河出線,是張榮興拍胸脯保證落實「警政一條鞭」的結果,那麼未來台北有事,這把火要燒也直衝警政署,甚至行政院、總統府,所謂禍福相倚,方仰寧沒當上北市局長不是禍,李西河當上局長可未必是福。他們兩人的禍福,還得看張榮興的魄力。

警察有一套特殊的生態系統,講究資歷輩份期別和績效,雖有心證空間,却都必須有紮紮實實的考核,人事擺不平,出亂子受災就是警察形象,過去八年的爛事斑斑可考,張榮興要重建專業,值得期待,不過,期待也表示更嚴格的監督,張榮興沒有餘裕行差踏錯。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