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打斷這波經濟復甦的2件事正發生中

本周美國公布了一份「振奮人心」的經濟數據,第3季經濟表現佳,季增年率高達33.1%,即使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成長了7.4%,「收復」第2季衰退的3分之2失土,隱然有V型反彈的氣勢。但在歐洲疫情再起加上美國總統大選不確定性因素,已出現打斷這波復甦的風險與變數。

今年受到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陷入衰退,雖然每個國家衰退幅度不同,但除了屈指可數的幾個國家之外,從先進國家到新興經濟體,都未能逃過衰退命運。至於明年經濟反彈幅度多大,經濟是否能出現快速反將的V型復甦,還是緩慢復甦的U型,甚至長期在谷底盤旋的L型,就成為關注焦點。

美國經濟受疫情衝擊的程度,算是前所未見,第2季經濟衰退幅度9%、季增年率衰退超過30%,短短幾個月內,失業率從4%不到飆上14%,失業人數增加二千多萬。美國受到如此重擊,原因在疫情擴散、防疫失敗,各州紛紛祭出隔離、封鎖政策,對服務業占比高達8成的美國而言,經濟幾近停擺。這也是專家提出悲觀的L型復甦的背景。

不過,讓外界意外的也是失業率,從4月14.7%的高點,不到半年就降到7.9%,這個下降速度甚至比金融海嘯後的速度還快,美國經濟顯示了相當強勁的韌性,專家多認為第3季經濟可望強彈,讓經濟呈V型反轉。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就是持這種看法,他主張這次的經濟危機,比較類似天災而非大蕭條,因此美國經濟在出現急劇、短暫的衰退後,就會急速從谷底反彈。

本周美國公布的第3季數字也確實不俗,季增年率兩位數成長外,好看到讓川普高興的在推特大大表揚一番:「很高興這個偉大的GDP數字在11月3日之前出爐」。依照這個勢頭,美國全年經濟衰退幅度可縮小到3%上下,低於金融海嘯時的萎縮4%。OECD在6月時預測美國今年衰退將達7.3%,現在已修改為只衰退3.8%。

歐洲的情況亦雷同,歐洲主要國家在第2季全部都陷入嚴重衰退,原因也是疫情導致的封鎖,但第3季在疫情緩和後,各國逐步放寬封鎖,經濟從窒息中復元,其中又以德國表現最好,出口動能好轉,雖然尚不如去年同期,但也已經連續4個月的月增率為正值。

此外,全球性的數據也顯示情勢似原先悲觀,今年4月最悲觀時,專家預測今年全球貿易衰退幅度將達30%之多,不過,貿易復原力也超乎預期,6月之後貿易回升,亞洲幾個疫情緩和的出口導向經濟體,包括台灣、韓國、中國等國家的出口回到正成長,專家把今年全球貿易衰退幅度修正為10-15%。而國際貨幣基金(IMF)對全球經濟的預測,9月也上調預測值,從原本預測全球衰退5.2%,修改為衰退4.4%。

不過,從4、5月的最悲觀到現在的相對樂觀,卻正蒙上陰霾;在歐洲方面,最令人不安的是疫情的捲土重來,雖然這個風險原本就知道存在,但真的來臨時,還是讓人震驚─德國、法國這兩個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已重新封城,為期1個月,其它歐洲國家也紛紛收緊防疫措施、甚至再次封鎖,看到民眾爭相「逃出」巴黎的車陣與人潮,大概都有觸目驚心的感覺,歐洲第4季的經濟將再次因封鎖而下挫。

美國的風險則與歐洲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在美國未能堵住疫情,各地疫情起伏不定,經濟一直未能回到常態,10月又有不少地方疫情再趨嚴重,不得不重新封城,例如紐約市就因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從10月8日起讓疫情嚴重的9個區重回封鎖階段─所謂封鎖包括學校停課、商店停業,並禁止宗教聚會等。

除此之外,還要增加一個大選風險,外界都擔心大選發生爭議。野村證券的一份調查就顯示,市場參與者對大選最擔心的情況,不是川普當選或是拜登當選,而是擔心「根本沒有結果」,美銀本月發布最新的基金經理人調查,高達61%的受訪者相信這次美國大選結果將出現難產,市場最怕的就是這種連風險都算不出的不確定性。高盛高層主管曾在數周前與私人客戶舉行閉門會議,這些私人客戶最關心的議題就是選舉結果難產的噩夢重現。

因此,對未來的經濟情勢,最好還是持保守一點的態度,V型反彈不是必然,W型復甦可能性不小,下周之後先看美國大選結果與情況,最好是能在「毫無懸念」下產生勝利者─不論是川普與拜登都可以;接著就看這個冬季第二波疫情的影響多大、何時退去,最後則是看明年疫苗何時完成,最好當然是上半年、或至少明年秋冬前能上市。在此之前,經濟都將處於風險中,還是該保持警覺、準備因應變局。在歐美疫情與經濟「正常化」前,不但是台灣,包括全球經濟都只能繼續依賴來自中國經濟的成長動力了。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美國經濟復甦中!第三季GDP成績單揭曉:大幅成長7.4%
相關報導》 拜登上台會如何整治美國經濟?英國《經濟學人》深入解析「拜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