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行政院下令銀行加碼降息,是胡鬧、濫權不是紓困

央行降息1碼後,行政院要全國公民營銀行配合「加碼降息」,這不是紓困,是缺乏專業的胡鬧與無知;公股行庫連稍微抗拒的空間都沒有,則是專業官員體系倫理的崩壞,更是政府的一種濫權。

為了因應新冠肺炎造成的經濟衝擊,央行十九日召開理監事會,通過降息1碼的決定;當周22日的假日,行政院就大動作找來8大公股行庫董、總開會,要求「補降息」讓人民有感,而且連降息額度「長官」都規定好了: 1000萬元以下個人房貸降2碼(0.5個百分點),信用卡、信貸、車貸也是1000萬元以下降3碼(0.75個百分點)。接著行政院23日就發函給金管會,要金管會針對行政院與公股行庫開會的結論,「轉知銀行配合辦理」。

這個要求(甚至是命令)等於是銀行除了反應央行降息1碼外,還要分別加碼多降1-2碼。24日金管會找來15家民營銀行,官方提出的加碼降息要求相同,讓民營銀行為之譁然,以「一體適用反而不公平」為由拒絕配合。

坦白說,金融產業作為特許產業,時常要面對政府三不五時的「特殊規範或要求」,但類似這種要求全部銀行加碼降息的「亂命」,確實是前所未見,既無專業、又乏堅實理由、更無權利與正當工具可作,行政院竟敢開這個口,讓人稱奇又搖頭。

行政院要求銀行加碼降息的理由當然是因疫情衝擊經濟,要藉此紓困、減輕貸款者的負擔。不過,稍有常識就知道,疫情衝擊首當其衝的是企業─特別是那些重災區產業,企業撐不住開始減薪、裁員、甚至只是放無薪假時,勞工就因收入減少甚或全無而受衝擊。但行政院要銀行加碼降息的房貸、車貸、信貸,基本上都是個人貸款而非企業貸款,難道這也算是一種「超前佈署」嗎?

而要銀行對這些個人貸款全部加碼降息,則更是只能用昏瞶來形容。如果依照勞動部的數字,實施無薪假有308家企業,實施人數7916人,雖然號稱是「8年來新高」,但相較於千萬勞工,實在比例極低,整體失業率也仍維持在3.7%的低點。結果行政院要全部銀行對數百萬各種房、車、信貸戶全部加碼降息,腦袋有問題嗎?更何況,即使是所謂的休無薪假,也未必就是一毛收入都又沒有─依照勞動部的說法,新增休薪假的企業,實施期間多數未超過3個月,實施方式多為每月休5日至8日。

對自己客戶的財務、收支情況,再怎麼說銀行都比政府了解,而且個案差異極大,那些客戶受疫情影響導致財務弱化、及弱化的程度,當然是銀行去掌握;至於銀行如何面對,也有許多不同狀況與考慮─例如對短期因素(只有數月的無薪或減薪)等,銀行可以考慮延後繳息還本時間,如果是財務狀況轉差,可考慮降息,但如是財務與收入已惡化難回頭,就可能要考量斷頭、拍賣抵押品等。

不論要採取那種方式處理,當然應該由銀行根據實際情況、依其專業判斷作決定,政府一紙命令就要全部銀行對全部貸款戶「加碼降息」,下次是否要下令銀行不得催收債務、拍賣抵押品了?再退一萬步看,如果行政院是只要求針對失業者或減薪者加碼降息,是不是合理一點?

再以體制與權利而言,不僅行政院毫無權利要求民營銀行加碼降息,連主管單位金管會都沒這個權利。金管會確實是所有公民營銀行的監理單位,但其權責是監理、管轄,讓金融機構合法、守法並控制風險,絕對不是「代為決定」業務如何作,可下令銀行加碼降息。見多識廣、應該很了解國際金融界情況的金管會,就告訴國人,到底有那個先進國家的金融監理單位,可以下令要銀行利息如何加減吧?

甚至以公營行庫而言,行政院是否有此權利也大有疑問。事實上,所謂的8大公營行庫中,除了台銀與土銀外,其餘6家都是上市公司、官股比例在2-4成之間,換句話說,相對於其它持股6-8成的民間投資人所言,官股反而是「小股東」哩;但很明顯官股掌控的經營團隊,全然受到政治影響,為此犧牲其它股東的權益。至於財政部那個「降低呆帳」的理由,最好少講點、因為太可笑。如果這個理由成立,是不是乾脆降到零就零呆帳囉?

行政院是為了其政治利益,要全部公股銀行加碼降息,獲取民心、累積政治資本;官股董總為了保官位,棄專業而以服從命令為要務。行政院要公民銀行加碼降息,其實,已是接近濫權的行為,而官股銀行服從為之,這已經構成代理人的背信問題,而更可嘆的是,公部門專業領域中的諤諤之士幾近絕跡,行庫董總們連稍微抗拒都沒有了,除了服從還是服從。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公股房貸利率加碼降 財長:紓困並助減少呆帳比例
相關報導》 兩面不是人!台灣漢堡王發「武漢肺炎文」被中國抵制 改稱新冠肺炎又被台灣網友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