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史上最悲慘時代 美國今年恐損7千億台幣、85%餐館關門

新冠肺炎對於美國經濟的影響非常巨大,如餐飲業就是倒成一片,哀鴻遍野。以疫情極為嚴重的紐約為例,從米其林餐廳到一般餐館,被稱為世界美食之都之一,如今這份紐約的驕傲卻陷入危機,因為即使餐廳終於被允許營業,大部分的民眾仍不敢上餐廳吃飯或到酒吧喝一杯。再加上九月初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所提出的一份報告,到餐廳吃飯或到酒吧和咖啡館喝飲料,染上新冠肺炎的機率比其他社交活動(如購物、上教堂等)高了很多,就讓美國的餐飲業更難以翻身。

餐飲業大損台幣7千億 85%餐館將關掉

自三月疫情大爆發後,全美的餐飲業被重擊到什麼程度呢?7月7日《富比士》(Forbes)的一篇報導,提供了震撼的數字。Yelp所提供的資料,三月起到七月,已有53%的餐廳永久關閉。美國餐廳訂位網站OpenTable則表示,有1/4的餐廳正面臨關門的危機。根據全美餐飲業協會(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所提供的資訊,餐飲業已損失了120億美元,到今年底,恐怕會達到240億。SafetyCulture and YouGov的市場調查顯示,52%的美國人表示,一直到今年底都不大敢到餐廳吃飯或去酒吧。因此,獨立餐廳聯盟(Independent Restaurant Coalition)預測,到今年底,將有85%的獨立餐廳會關門。

《富比士》的報導,若以紐約市餐飲業的限制和開放營業的進程來看,就可以理解全美餐飲業的危機來由。

在「紐約州暫停」(居家令)3月22日上路之前,3月17日起,紐約市的所有餐飲業只能提供外帶或外送的服務,許多無法提供此服務,或者即使提供此服務,仍無法負擔房租和員工薪水的餐廳,只有暫時休業或宣告永遠關閉。

三個多月後,6月22日,紐約市約有6,800家餐飲店終於被允許提供客戶來店用餐服務,但只能於戶外。於是,餐廳紛紛於外面的人行道架上大陽傘,擺出桌椅,或建蓋開放式用餐區,開始營業。

三個月的時間並不短,有多少餐廳可以看不見未來曙光,但持續支付天價房租而不決定關門呢?現在,硬撐下來的餐廳,隨著夏天離去,秋意漸濃,氣溫下降,又有新的挑戰。


硬撐下來的餐廳,隨著氣溫下降,又有新的挑戰。(示意圖/Danielle Rice)

開放餐廳內用餐 但容流量僅准原來1/4

本來餐廳於外面的人行道或街道上建蓋的開放式用餐區,必須開始加蓋成可以防風的半開放式小屋,近來,甚至開始準備要採購暖爐來應對冬天的到來。這些額外的開銷,也僅能服務四到五桌的客人。而且,若進入天寒地凍又大雪紛飛的時分,這樣沒有門的小屋,即使有暖爐,有誰能待得下去呢?

也因此,9月3日,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古莫(Andrew Cuomo)終於允許紐約市在9月30日正式開放餐廳的室內用餐,就是考量餐飲業的生存需求。

只是,根據《路透社》(Reuters)的報導,因為紐約市已有超過三萬兩千人因罹患新冠肺炎而死亡,因此州長古莫很擔心開放餐廳室內營業很可能造成疫情的另一次高峰,所以,當紐約州大部分的城市的餐廳容納人數的規定為50%,而紐約市就比較嚴格,少了一半,只能容納原本25%的用餐人數。

在布魯克林(Brooklyn)經營一家披薩店的老闆喬凡尼‧格爾分尼(Giovanni Gelfini),抱怨餐廳只能容納原本25%的用餐人數之規定,他說,算一算,一天能讓多少客人來用餐呢?

所以,雖然州長古莫表示,經過一個月的觀察評估,11月起,紐約市應該可以增加餐廳容納人數至50%,仍讓人擔憂許多餐廳將從此關閉消失。

飲食歷史文化恐將隨之滅絕

事實上,早在7月6日《雅虎財經頻道》(Yahoo Finance)的《第一次交易》節目,受訪的華裔美國名廚蔡明昊(Ming Tsai)就疾呼:「我不知道政府瞭不瞭解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我們必須有個餐飲業的紓困方案。如果政府不採取行動,以後我們可能就只有連鎖餐廳和速食店。」

美食網站Eater New York,從十月起就不斷地登錄一家家紐約人熟悉、有特色的餐廳、酒吧、牛排店、蛋糕店、肉丸子店...陸續關門的消息。紐約的飲食歷史文化竟在新冠肺炎的肆虐下,委靡消失中。但,除了心痛嘆息,又能如何呢?畢竟,生命逝去的威脅是人們心中更大的擔憂。


美國 CDC 9月初提出的報告顯示,去酒吧或餐館飲食染疫的風險遠高於逛街購物。(Unsplash)

根據《NBC新聞》(NBC News)的報導,「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在九月初提出的研究報告顯示,上餐館吃飯罹患新冠肺炎的風險遠高於其他活動,比如:逛街購物或去髮廊理髮。

糟糕的是 到餐廳確實被感染機率較高

參與研究的314位民眾,所居住的州,包括有加州、科羅拉多州、馬里蘭州、麻薩諸塞州、明尼蘇達州、北卡羅來納、俄亥俄州、田納西州、猶他州、華盛頓州。每一州的開放程度都不一樣。他們是有疑似患病症狀的人,受檢測的結果為陽性者,約有一半。研究者詢問所有人在受檢測的前兩個禮拜,他們有哪些社交活動。

檢測為陽性和陰性的兩組人,活動內容幾乎都相似,像是:上教堂、去健身房、到一些商店。不過,是否到餐廳吃飯、去酒吧或咖啡廳喝飲料,則成了關鍵差異。也就是,陽性組的人之中,曾到餐廳用餐或去酒吧或咖啡廳喝飲料的人數,是陰性組的兩倍。

這份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也是範德堡大學醫學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副教授的陶德‧萊斯(Todd Rice)表示,過去六個月,他也上餐廳用餐過,但他會有幾個保護措施,像是,如果餐點還沒上桌前,他會戴著口罩。另外,他會選擇戶外用餐,並且不會和朋友緊鄰而坐。即使如此,這份報告仍像一記警鐘:在疫情仍猖狂下,少上餐廳為妙。於是,餐飲業的喪鐘就將敲得更響了。

作者》蔡嘉凌 專欄作家。現旅居紐約。著有"Our Stories, Our Truths"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