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雜記】肌不可失 – 香港對肌肉的審美改變(1)

影視作品中,男子氣概的呈現或許引起男人對肌肉追求。 (圖:Unsplash)
影視作品中,男子氣概的呈現或許引起男人對肌肉追求。 (圖:Unsplash)


最近在香港、台灣好像都有一股健身熱潮,雖然健身的風氣一直都存在,但近來似乎更熱烈一些,尤其在香港,身邊認識的男生朋友不少都有加入24小時營業的健身中心,女生則更多會選擇去練瑜伽。最近有一部韓國的運動紀錄片叫《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在香港有極高討論度,節目邀請一百名體格強健的參賽者,並在這些參賽者當中找出擁有最強、最完美身材的「肉體」,展開激烈生存戰的競賽,爭奪三億韓圜的冠軍獎金。男生們是否受它影響而吸引去健身房就不得而知,但我很好其到底香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推崇男生肌肉橫生的體格,我試試從我看過不同年代的影視作品中,看看肌肉棒子們在不同年代中會演怎麼樣的角色,或許可以窺探出香港對肌肉的審美改變。

首先是近80年代初,那時候有兩部非常被歡迎的武打電影,分別是《少林三十六房》和《少林搭棚大師》,男主角劉家輝曾是邵氏電影公司力捧的功夫片男星,其中前者更獲得第24屆亞洲影展最佳動作效果獎。雖然這電影引人注目的點是功夫武打,但電影裡花費大量鏡頭去特寫主角練功的過程,包括其精煉的肌肉線條,以至在揮灑汗水、承受痛苦時所展現出的堅毅意志,這種男子氣概的呈現或許引起男人對肌肉追求。以我了解健美在那個年代的香港已經有,只是還不普遍算是大眾重視的東西,而電影中看到的肌肉棒子身影,都是當小配角為主,例如在打鬥場合出現的小混混,或是男主角在健身房場合出現時旁邊的跑龍套,除非有特別強悍的角色必須由肌肉人飾演。

到了90年代,要數肌肉人的代表,一定會提到在《力王》飾演主角的樊少皇,這是改編自日本一部同名漫畫的電影作品,它的內容異常血腥誇張,講述力王天生神力,以各種浮誇的方式把對手撕殺,但以那個年代的特效來講還算不俗,但現代人看起來就會覺得畫面異常違和搞怪,於是有一陣子再度流行於網路之上。男主角樊少皇是一個肌肉型壯漢,以我對他的認知,力王就是他的代表作,及後還有在《葉問》中當葉問的其中一個對手比較讓人深刻。在我小時候對肌肉人的形象中,除了阿諾和龍珠的撒亞人之外就是他,那個胸肌大到覺得不可思議。

但那時候人們普遍對於肌肉沒有什麼好感,大塊的肌肉不算是吸引的體格,反而瘦削且有小小肌肉線條就足夠,例如謝霆鋒、陳冠希在千禧年代初。後者好像不太會光著上半身,前者有時在表演搖滾音樂時猛然脫衣、用力甩結他,露出少少的二、三頭肌和腹肌,已經足夠瘋魔萬千少男少女,當然很大程度也是因為他們的顏值,但也說明當時人們並不著重男生的肌肉量。雖然如此,但從我中學開始,男生們會特別對腹肌有所追求,認為有腹肌就是強壯的象徵。

2000年代中在香港一個很流行的網絡討論區上,經常會有一種叫[潮文]的文章,內容是一些搞怪、無厘頭的故事,時至今天舊的潮文依然不斷流傳回帶,可見其在網絡上的威力。其中有一篇叫腹肌潮文,內容講主角相約一個MK仔(MK是旺角的簡稱,有點類似古惑仔的形象,但不一定會參加社團的一個群體,因常出現在旺角而得名,現在幾乎消失了)打鬥,主角朋友勸阻指對方有腹肌很壯,但主角一意孤行結果被打成豬頭……可見當時年青人對肌腹的想像有多美好。但到底原因是什麼我已經不太記得,印象中那時候也很流行台灣偶像,有些男偶像也會表演中露個腹肌來吸引觀眾,不知這是不是其中一個成因。(待續)

作者》今晚打老虎  曾是香港上班族,目前來台重返校園讀書,對美食情有獨鍾,希望用文字記錄香港。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40年風雨不改 尊子漫畫停刊見證香港新聞自由「送中」
兩性八卦充斥網路!改變中國環境只能靠中國人自己
劉水:收教所日記——別拋棄絕望(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