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美台商會 蕭旭岑:韓儒伯根本不瞭解台灣人的想法

前總統馬英九日前赴歐, 11月1日以「十字路口的兩岸關係」為題在牛津辯論社發表演說。   圖:牛津辯論社提供(資料照片)
前總統馬英九日前赴歐, 11月1日以「十字路口的兩岸關係」為題在牛津辯論社發表演說。 圖:牛津辯論社提供(資料照片)

[新頭殼newtalk] 針對美臺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表示,馬英九前總統指臺美關係「友好但缺實效」(FBI, friendly but inconsequential)的說法錯誤,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今(2)日回應,韓儒伯顯然根本不瞭解臺灣人的想法,大多數臺灣人都支持與美國維持良好親近關係,但希望不要只是「口恵而實不至」。

蕭旭岑指出,即使美方通過《台灣旅行法》、《台北法案》等多項友我法案,但事實上,目前臺美雙方的互動,完全沒有超越馬政府時期,包括陳水扁前總統都質疑,即使有《台灣旅行法》,「蔡英文總統還是去不了華府」,這不正是典型的「友好但缺實效」、「口恵而實不至」?若非如此,為何《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談已連續三年停開,雙方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遙遙無期?

蕭旭岑表示,蔡政府單獨押寶美國,不顧兩岸關係惡化,我邦交國不斷快速丟失,錯誤的兩岸與外交政策造成的苦果,由全民承擔。蔡英文總統無法改善兩關係,認為只要仰賴臺美關係友好,就能走出外交困境,根本是自欺欺人。臺灣人民需要的是一個雙贏乃至於多贏的對外關係,而不是片面選邊或失衡的關係。

蕭旭岑指出,馬前總統說臺美關係「友好但缺實效」是點出問題,希望蔡政府能改弦更張,調整對外政策,讓「FBI」變成FAO 「friendly and operative」(友好而有實效)。更重要的,還是要改善兩岸關係,承認「九二共識」,雙方面對面協商,恢復雙方互信,才是務本之道。

更多新頭殼報導
8組總統被連署人全未過門檻!中選會:僅一組交67份連署書
中國對台灣選舉一直有影響 松田康博:決定權還是在台灣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