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不適多數復健即可

骨刺的嚴重程度與關節炎的疼痛程度,不成正比。台大醫學院復健科教授王顏和指出,很多時候,「長骨刺」跟「頭髮變白,皮膚變縐」一樣,只是退化現象,不會造成不舒服。很多民眾影像上顯示有骨刺,卻無症狀或功能上的問題;如果發生疼痛、不舒服,大部分復健即可,不見得有必要開刀。 台大醫院腹健科主治醫師王顏和教授昨(13)日在洪鈞培文教基金會公益講座中指出,下背痛中的腰椎骨性關節炎,就是民間俗稱的腰椎長骨刺,是指脊椎有骨質增生,骨刺在一部分患者身上造成症狀。但很多人即使有骨刺,也沒有任何不舒服或明顯的功能減損。 他指出,50歲以上的人,半數皆有骨刺,逾60歲則達8成;70歲以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長骨刺。除非造成發炎,影響軟組織或神經,否則不必擔憂。 王顏和教授提醒,很多人看到影像檢查的結果,只要知道自己有骨刺便非常憂心,其實影像結果異常也不代表現在或往後必然有症狀或功能上的影響。 先前國際上已有研究針對從未下背痛的67位民眾,進行核磁共振,發現1/3影像上竟有明顯異常,表示影像的異常不能完全與是否有症狀劃上等號。 下背痛除了骨性關節炎,尚有其他可能原因,如腰椎滑脫、腰椎弓斷裂、壓迫性骨折、背肌拉傷、僵直性脊椎炎等;腰椎骨性關節炎若只是疼痛,治療上相對較單純,若有合併症如明顯下肢肌肉萎縮、無力,脊椎不穩定,甚至大小便控制異常時,王顏和提醒,需視個案狀況考慮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