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治療藥物評估後慎選 降低骨鬆骨折風險

據統計資料顯示,骨質疏鬆所引發的髖部骨折,第一年死亡率約為15-22%,與晚期乳癌的死亡率相近;此外,即使復原,仍有30%會殘障、超過40%不良於行、超過80%以上的患者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即使骨質疏鬆對健康的影響甚鉅,但因為初期骨質密度的流失無聲無息,往往都是跌倒發生骨折,才得知已罹患骨質疏鬆,故仍有許多高危險群輕忽自身的骨密健康。

據統計資料顯示,骨質疏鬆所引發的髖部骨折,第一年死亡率約為15-22%,與晚期乳癌的死亡率相近;此外,即使復原,仍有30%會殘障、超過40%不良於行、超過80%以上的患者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即使骨質疏鬆對健康的影響甚鉅,但因為初期骨質密度的流失無聲無息,往往都是跌倒發生骨折,才得知已罹患骨質疏鬆,故仍有許多高危險群輕忽自身的骨密健康。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運動醫學科呂克修醫師表示,日前有一位80多歲的張爺爺因為跌倒造成股骨頸骨折前來就醫,經檢查確定罹患骨質疏鬆,接受口服藥物治療兩個月後,竟又因小腿骨折而回到診間,經詢問才知道張爺爺僅服用一個月的口服藥,後續也無回診,導致骨質密度急速下滑,再次發生骨鬆骨折,經醫師建議下趕緊改變治療方式,並交代一個月後務必回診,以追蹤小腿骨折及骨質密度復原情況。

想要預防骨質疏鬆,除了多補充鈣質、多曬太陽攝取足夠維生素D,平時也要多運動,例如舉重或慢跑等負重運動,對於骨質密度的提升很有幫助。呂克修提醒,六十歲以上的長者、停經後婦女、長期使用類固醇的患者,都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除了做到以上建議事項,也要定期至醫院檢查骨質密度,並使用世界衛生組織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輸入年齡、身高、體重、家族史、藥物史、吸菸及飲酒習慣等資訊,評估未來10年的骨折風險。

呂克修強調,除了停經後婦女,若骨質密度在流失階段並合併其他骨鬆危險因子,尚未停經女性也須定期檢測骨質密度,並依醫師建議接受預防性治療。此外針對骨密度T值小於負2.5,或是骨密度T值介於負1至負2.5,但曾經發生骨折的民眾,建議立即接受骨質疏鬆症治療。

呂克修表示,目前臨床常用藥物為雙磷酸鹽類,臨床試驗證實,約可降低六至七成脊椎骨折,與四成髖骨骨折的風險;雙磷酸鹽類藥物有口服及針劑等劑型,患者可依個人狀況在醫師評估下選擇,並注意可能潛在的副作用。目前已有多種雙磷酸鹽類藥物通過健保給付,凡是有脊椎或髖骨骨折的停經後骨鬆婦女(骨質密度檢測T值小於負2.5),或因骨質疏少而導致脊椎或髖部兩處以上骨折者(骨質密度檢測T值介於負1及負2.5之間),均符合給付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