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基金假象1】繡學號阿嬤投資血淚 理專說可月領3萬卻害她慘賠200萬老本

68歲的林阿姨透過銀行理專介紹,投資高配息基金,結果兩年慘賠超過200萬元。
68歲的林阿姨透過銀行理專介紹,投資高配息基金,結果兩年慘賠超過200萬元。

微利時代下,呆存款已滿足不了一般理財需求,各式固定收益型產品趁勢崛起,特別是高息基金更是民眾的最愛,經常見到的宣傳話術是:基金配息率有10%,只要持有超過7年,本金就全回來了,之後都是賺的。但天下沒有穩賺不賠的投資,在理專吹捧下,不少人對高配息商品趨之若鶩,最後卻落得息收縮水、本金虧損下場,成了包裹糖衣的毒藥。

與林阿姨相約的這天清早,天空下起大雨,我們在新莊老巷弄內迷走了一會兒,總算找到正確地址,門上有塊牌子:繡學號請按鈴。屋內空間不大,但雜物不少,尤其茶几上堆滿各種保險契約、基金對帳單、銀行存摺更顯凌亂。昏黃日光燈下擺放的兩台裁縫機,則是多年來林阿姨養家、拉拔四個孩子長大的工具。

「我辛苦繡學號,繡錯位置不但要馬上拆掉重繡、還要低頭跟人道歉,不然客人就開罵,說態度不好。」68歲的林阿姨紅著眼眶說,「一個學號也就賺30元,繡不好要道歉;但銀行是大企業,賺這麼多錢,現在我賠這麼多,竟然連人都找不到,難道他們都不用說抱歉?」

多年前林阿姨接觸配息型商品,之後每個月存摺都有錢入帳,金額不固定但估算配息率有7、8%;「但後來入帳的利息越來越少,就請別人幫忙看,一看大驚,才知道兩年來,投資本金已虧掉超過200萬元!」

原來林阿姨遇到的情況,就是高配息基金廣告上的警語:「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所以儘管每月都有利息入帳,殊不知本金已經慘賠。「我16歲學裁縫,後來開服飾店、幫人改衣服。但這幾年不好做,想說把店收起來。才相信理專買高配息型基金。」

現在老本虧掉一半,等於每月領到的息,也會跟著大幅縮水,但林阿姨看不懂對帳單,直到發現配息金額逐月減少,才請人幫忙了解;聽到賠了這麼大筆錢,真的欲哭無淚,痛斥銀行理專太無良。

其實,像林阿姨這樣「錯愛」高配息基金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在微利、高齡化趨勢下,民眾對配息產品趨之若鶩,尤其配息率超過6%的高息基金,在理專話術催眠下,讓人容易誤認這類產品「穩賺不賠」,忽略背後潛藏的風險。

她氣憤表示,因為想退休,希望每月還有3萬多的收入能支應生活開銷,才相信理專、拿房子借錢投資高配息基金。後來發現不論行情好壞、疫情衝擊,銀行都能賺錢,但所有風險都是消費者自己承擔,出事了理專就不接電話,不然就是離職找不到人!

更多鏡週刊報導
【高息基金假象2】誤信理專老婦借錢買基金慘賠3成 學者:學會3招就能自保
【高息基金假象3】以為基金配息賺很大 真相是南非幣暴跌績效慘輸
【高息基金假象4】投報率超過6%才有賺 台大財金教授:才不去銀行當傻瓜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立訊結盟四台廠 蘋果鏈洗牌
稅收受疫擊 今年短徵逾千億
富邦砸268億 買王朝酒店大樓
街口:託付寶不需要核准
就業市場回溫 6月失業率自疫情以來首度減少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