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惡夢來襲!每年少睡44小時 專家:2099恐更慘
氣候變遷導致全球氣溫不斷攀升,不僅影響人類的睡眠時間,也讓冷氣成為許多人的「避暑聖品」。然而,頻繁使用冷氣不僅電費飆高,更可能改變睡眠習慣!專家建議透過多元方式降溫,如洗冷水澡、減少咖啡攝取等,並呼籲加速再生能源轉型,積極減碳,才能幫助民眾逃離氣候危機。面對極端氣候,我們該如何在炎夏享受優質睡眠呢?
打開冷氣涼快涼快,天氣變熱沒開空調,似乎就難以入睡,擔任工程師的Eason,也都在冷氣房工作,不論下班或上班,天氣熱冷氣少不了。
工程師Eason:「回到家之後先把窗戶打開,並且配合開啟電風扇,讓室內空氣流通,那其實這樣就可以達到還不錯降溫效果,但是如果說真的到七八月,那種特別炎夏的酷暑之後呢,我應該會選擇還是開冷氣。」
但冷氣開得多不僅電費貴,現在睡眠習慣也會跟著改變,根據國際醫學期刊研究,在21世紀頭20年間,人類每年平均睡眠,比過往少了44小時睡眠,研究認為與變熱的氣溫有關,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員,更依據68國超過4萬7000人資料分析,表示到了2099年,全球暖化加劇,可能導致每人每年,睡眠時間減少了50到58小時。
工程師Eason:「我就會配合電風扇,還有冷氣定時,我可能會在十二點左右將冷氣關閉,然後配合電風扇這樣子,其實室溫會是一個很涼爽的舒適環境。」
綠色和平組織氣候能源專案主任方君維:「綠色和平在今年的時候,我們訪問過很多親子團體,那我們發現到說,當高溫天數不斷在增加的時候,其實父母也會選擇孩子在室內育兒,就會導致說其實他白天的電沒有放夠,精力其實不斷的在,那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會延後一到兩個小時的睡眠,整體的睡眠時間其實相對都有在減少。」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調查,過去幾年來看家庭開冷氣時數,2022年1922小時、2023年2009個小時,2024年來到2191小時,短短三年之內,增加了269小時,光是電費估計,就增加了994元。氣溫不斷升高,導致人們習慣吹冷氣,變成適應能力降低,專家學者認為,可以搭配多種方法,降低對冷氣的依賴程度。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教授邵珮君:「最好的方式是如果能夠減少空調的使用,如果說室內呢,我能夠維持一些通風,也能夠去使用一些比較去省能源的,節能的這樣的一個小家電,像是風扇等等,然後晚上睡覺的時候房間裡面呢,就是說減少一些發熱的這種電器用品的話,其實是有效的可以去控制,我們要睡覺空間房間的溫度。」
綠色和平組織氣候能源專案主任方君維:「我們的冷氣的時間開得更長,溫度也越來越低,那其實整體的費用都不斷在攀升,這就是氣候通膨的一個縮影的象徵,應該要趕快來面對,比如說加速在再生能源上面相關的轉型,或是積極減碳等等,來幫助民眾來逃離這場氣候危機。」
幾項方法可以在夏天夜晚,睡得更好,包括在睡前可以洗個冷水澡,但注意水溫不要太低,減少睡前攝取咖啡,建議不要喝酒後馬上睡,雖然喝酒有助入睡,但體溫會略為升高,搭配涼爽的衣物跟床單,以及保持通風搭配電風扇,就可以降低使用冷氣的情況,大環境來看,若能降低熱島效應,對整體居住品質來說,更有幫助。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教授邵珮君:「都市的熱島效應,它其實是近年來有加劇的一個現象,所以熱島效應如果真的是要去降緩,舒緩的話它同時一定會影響到,我們晚上睡覺這個溫度的一個變化,勢必可以降溫,那如何去減少熱島效應,這個就是從都市空間,中長期的一個角度來做思考。」
極端氣候冷氣狂開,不僅電費扶搖直上,連睡眠習慣都悄然轉變。
更多 TVBS 報導
第8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在靜默中等待消亡的海洋綠肺
「研究報告竟成真」瑞士冰川崩塌 泥石滅山村
全球暖化「奇蹟般」獲控制也沒用 學者:海平面百年恐升1公尺
夏天破40度無望放高溫假! 「抗高溫對策聯盟」六月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