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燒隔離嬰兒沒藥吃、沒奶喝」香港疫情持續失控,學者推測:半數港人恐染新冠

香港新冠疫情持續失控,雖然單日確診人數已從4日的5萬2千例高峰回落,但15日仍有2萬7765人確診、累計76萬1550例陽性個案、4568人死亡。香港大學更推算出全港目前恐有358萬人染疫,估計第五波染疫人數將達448萬。除了許多被隔離者無法取得所需物資,甚至有高燒嬰兒缺藥缺奶粉,港府也無法補給物資;港媒甚至指出,由於深圳封城導致香港棺木供應緊張,加上最近新冠死者每天均在兩百多人左右,遺屬只能將喪禮延至4月初舉行。

香港15日新增的2萬7千多例確診病患中,包括1萬1956例核酸檢測陽性、1萬5806例快篩陽性個案,這也是連續第3日快篩陽性個案多於核酸檢測陽性。除了確診人數依舊在兩萬人以上的高峰,新增重症也持續超過200例,目前共逾600人處於危殆狀態。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要是沒有快篩個案的認定,只看核酸檢測可能會出現「過去一週確診人數已經下降」的錯覺。

2022年3月,疫情下的香港,醫護人員正在為民眾採檢。(美聯社)
2022年3月,疫情下的香港,醫護人員正在為民眾採檢。(美聯社)

2022年3月,疫情下的香港,醫護人員正在為民眾採檢。(美聯社)

雖說這波疫情主要是以Omicron變種病毒為主,西方國家多以輕症甚至無症狀居多,但香港的新冠死亡率卻大幅超越英美韓等國。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薛達(Siddharth Sridhar)表示,根據Our World in Data過去7天滾動平均數據,雖然英國、美國、南韓及新加坡的疫情都跟香港一樣居高不下,但英國、美國、南韓及新加坡,每100萬人口僅有不到10人染疫死亡,香港卻是每100萬人口就有約35人染疫不治。

薛達認為香港作為全球最富裕的城市之一,經過兩年多疫情卻落得如此情況,是一場「可預見的悲劇」(predictable tragedy)。對於香港新冠死亡率明顯高於其他先進國家,薛達分析香港居住環境狹窄、無法將養老院與社區分隔、長者疫苗接種率低及公營醫療資源不足,使得家庭內或跨家庭傳播難以避免,居住在養老院的長者也很容易爆發群聚感染(像是12日公布的198死,其中有119人住在養老院),都是這場悲劇的可能原因。

2022年3月,香港國際機場的餐廳空無一人。(美聯社)
2022年3月,香港國際機場的餐廳空無一人。(美聯社)

2022年3月,香港國際機場的餐廳空無一人。(美聯社)

薛達還說,香港老人的新冠疫苗接種率低,至今只有54.6%的80歲以上長者至少接種1劑疫苗。香港超過90%染疫死者甚至未能完成接種2劑疫苗,絕大部份人過去兩年又從未感染新冠病毒,因此都是以無抗體的情況應對第5波疫情。薛達認為,香港當局必須儘快為長者接種疫苗,儲備抗病毒藥物並向養老院進行派發,方可減低受感染長者的死亡率,而不是「樣板式向醫護人員致敬」,但香港公營醫療系統人手不足的問題短期內恐難以紓解。

對於目前香港累計的70多萬人確診,據香港大學醫學院推算,實際感染人數恐遠多於官方呈報數字。港大團隊推算全港已有358萬人受感染在公共衛生及社交距離措施不變的前提下,若市民社交接觸維持在目前的低水準,可以期待感染人數及確診人數3月底明顯下降,感染人數在4月底及5月中旬會分別下降至1000及100以下,估計屆時第五波感染達448萬宗,死亡人數則高達5102人。對於港大的數據,歐家榮也認為「每個已知個案的背後,可能都有三四個未知的個案,港大的推算都是一個合理的數字」。

2022年3月,疫情下的香港。(美聯社)
2022年3月,疫情下的香港。(美聯社)

2022年3月,疫情下的香港。(美聯社)

正當香港的新冠疫情告急,包括《香港01》與《東方日報》等港媒均指全香港的棺木將在未來兩三天「用盡」。殯儀業商會理事長郭凱邦表示,本港九成的棺木都由中國大陸供應,並統一由深圳走陸路來港。但因疫情讓深圳封城、關口不通,不少棺木根本進不來,希望港府以專案處理,將內地棺木列為必需物資,可如食物、蔬果、藥物等順利運送來港。

《香港01》則說,因為棺木供應緊張,有死者家屬因此延遲喪事至4月初,或致遺體進一步滯留殮房。港府食環署則表示,日前已經收到香港棺木供應商求助,稱跨境貨車過境提取棺木出現困難後,食衛局和食環署即向內地單位反映,說明棺木為供港「必需物資」,爭取優先處理。但也有葬儀社負責人表示「深圳僅封城一周,問題不大」,不過近期會建議家屬不要選特別款式,否則確實可能不及交貨。除了棺木問題外,目前香港醫院的殮房空間不足、只能在停車場設置冷凍櫃暫放遺體,港府醫管局也證稱「部分醫院殮房已飽和」。

2022年3月,疫情下的香港。(美聯社)
2022年3月,疫情下的香港。(美聯社)

2022年3月,疫情下的香港。(美聯社)

由於香港目前疫情未解,每日仍有數萬例確診,由於在家檢疫或隔離者恐高達30多萬,特首林鄭月娥日前也承認「上門派遞服務或不能覆蓋所有檢疫者」,每日僅有約6萬人成功獲派物品,許多被隔離者有斷糧斷藥之虞。《香港01》稱有廖姓民眾一家六口共四人確診需要隔離,包括一名9個月大的高燒男嬰,但「家中沒有合適嬰兒服用的藥物,奶粉亦只剩下一日份量,尿片更已經用完,現在只是用毛巾放入嬰兒褲應急」。

這位廖姓父親15日曾致電港府「居安抗疫」熱線求助嬰兒用品與藥物,接聽者卻說「未能提供所有物資,而且最少也要等上四至五天」。接聽公務員曾建議廖男「向親友求助及到網購平台購買所需物品」,但廖男表示,他能幫忙的親友同樣確診,網購平台也只肯送貨送到一樓大廳,但他只要離開家門便已觸犯隔離令。廖男直言對政府安排極度憤怒,只會呼籲市民「不要囤貨」,卻又無法提供確診市民所需物資,表示考慮冒險違法外出購物,「沒理由要小朋友捱餓,你要拉要鎖我都沒辦法」。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臉書改名Meta,市值依舊折半!科技公司猛打「轉型牌」,但投資者不應被迷惑
相關報導》 中國逾2/3省份爆發Omicron疫情,多地實施封城!輿論埋怨「香港連累深圳」

全球疫情大流行
Omicron傳播力高 醫學院數學模型估過半港人染疫
變異株Deltacron 巴西確認2病例
英國18日起取消所有入境限制 不需任何病毒檢測
輝瑞BNT在美提緊急授權 為長者施打第2劑加強針
越南實施 「與病毒共存」政策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