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世界職業巡迴賽系列報導6-Web.com Tour(威巡賽)

【羅開新聞中心 Minsey Weng文】每週一固定更新的世界排名系統,1986年由四大賽主辦單位和六大巡迴賽共同推出,其中亞巡賽的台灣選手最多,而同屬十四分級的威巡賽,也留下了咱們旅美台灣選手潘政琮的奮鬥足跡。

這個有「美巡賽小聯盟」之稱的巡迴賽,最早在1990年開打,多年來換了不少招牌,像早期以美國傳奇球星Ben Hogan(班•侯根)為名,1993-199年期間變成Nike(耐吉),接著Buy.com(拜達康)冠名了三年,2003年再改為Nationwide(國家巡迴賽),並在2013年進入今天大家熟悉的威巡賽時代。

在「富爸爸」的撐腰之下,威巡賽急速成長,堪稱世界上僅次於美國、歐洲和日本巡迴賽的第四大巡迴賽,這也完全顯現在獎金報酬,平均約為美巡賽的十分之一,並從一路草創期的十萬美元,發展成現在五十五至一百萬美元的規模,不過更大的吸引力是,名列前茅的選手可以直升美巡賽。

事實上,美巡賽剛開始提供給威巡賽的畢業名單並不多,前兩年只取獎金榜前五名,不過接下來不斷成長,1992年增加至十名,1997年再加碼至十五位。從2003年起,前二十名的選手可晉升大聯盟,後來擴增至二十五位,但全都是取自原本屬於資格考體系的名單。

從兩者直升美巡賽的名額消漲趨勢來看,資格考的地位明顯逐年下滑,特別是在2012年,美巡賽官式宣佈,行之多年的資格考將走入歷史,並在2013年正式運作。

美巡賽原先計畫五十張工作權全由威巡賽總決戰決定,不過幾經考量之後,先保障例行賽前二十五名的選手,另外一半由四部曲決定。類似威巡賽「季後賽」的四部曲,每場總獎金都是百萬美元,冠軍可獨得十八萬美元,參賽陣容為聯邦快遞盃一百二十六至二百名的選手,加上威巡賽的七十五人,而非美巡賽會員選手如果名列積分榜前兩名,同樣能夠在總決戰爭取美巡賽資格。

所有選手在打完四部曲後,除了例行賽和總決戰的獎金王之外,其餘四十八位選手依獎金數字決定新球季的排序,像我國選手潘政琮去年例行賽排名十一,提前確保美巡賽的一席之地,接著再斬獲29,875美元,最後在五十位畢業生中名列二十。

從這樣的發展方模式來看,威巡賽從此成為挑戰美巡賽的主要途徑,重要性跟著水漲船高,而原本的資格考只決定威巡賽工作權。當然,還是有少部份傑出的選手,能夠以非會員賺取足夠獎金或積分的方式而直接打開美巡賽大門,例如去年的西班牙選手Jon Rahm(霍恩•拉姆)。

儘管和亞巡賽同屬為十四分級,但威巡賽畢竟是美巡賽的跳板,自然更容易吸引頂尖的美國大學畢業生加入挑戰,許多人也願意從更次一級的加拿大或拉美巡迴賽打起,潘政琮就是一例。在世界排名積分方面,總決戰前三部曲增加至十六分,而年終大賽為二十分。

值得一提的是,任何選手在單季勇奪三勝,美巡賽資格立即生效,至今共有十一位選手達陣,其中光是2001年就出現了三位,最近一位是去年的Wesley Bryan(威斯利•布萊恩),並在今年四月的RBC Heritage(傳承盃)晉身為美巡賽冠軍行列。

至於獎金王的身價方面,威巡賽明顯不如擁有不少共站行程的亞巡賽,但曾經在2009年單季勇奪三勝的澳洲選手Michael Sim(麥克•辛姆),那一年締造了至今尚未被打破的644,142美元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