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免學費優勢不再 教團籲全面補助雜費減輕負擔

高中職免學費政策還沒上路,政策效果卻讓高職生存危機更甚以往。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中職免學費政策還沒上路,政策效果卻讓高職生存危機更甚以往。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中職免學費政策還沒上路,政策效果卻讓高職生存危機更甚以往。有高職校董建議,政府應擴大補助大型私校設施設備經費,讓強者更強、弱者自然淘汰;也有家長團體認為,為避免全面免學費政策衝擊技職教育,應另編列經費補助高職實習實驗費、電腦使用費等必要雜費;教育學者則提醒,學生更重視的是升學與就業的競爭力,私立技職應有長遠規畫。

新北市私立莊敬高職、及人中學董事長王傳亮表示,高職早就學費全免,當然補助越多越好,但有些學校根本已無心經營,給再多錢都沒用,設備不加強、師資不改善,學生畢業沒有就業出路,升學成績不亮眼,政府應擴大補助大型私校設施設備經費,讓強者更強、弱者自然淘汰,「救可以救的人」。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東原也是技高機工科出身,他回憶,當年買銼刀和車刀經費壓力大,假日幾乎都在打工,雜費、材料費、工具費恐讓技高招生困境雪上加霜,政府應加快腳步並投入更多資源,才有機會看到效果。

一位不具名教育學者則提醒,學生更重視的是升學與就業的競爭力,私立技職應有長遠規畫。首先要盤點校內科系特色,保障學生未來的發展,其次是自身辦學表現,尤其私立技職收的多是學習弱勢或經濟弱勢的學生,要評估辦學能否勝過公立學校,讓學生願意視私立技職為首選。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為避免全面免學費政策衝擊技職教育,應另編列經費補助高職實習實驗費、電腦使用費等必要雜費項目,減輕高職生家庭負擔。他也提到,提升學生就讀技高意願,關鍵在於學校風評與就業力,建議政府進行更多宣傳,由企業合作提供實習與就業機會,改革課程對準產業需求。

私中盟輪值主席、台中市僑泰高中校長溫順德也提出三項建議,除了政府補助學費,學校也應落實產學合作,例如校內本學期起首次讓企業以「養才」觀念與學校合作,由企業出資補助優秀學生雜費,並在寒暑假提供實習機會,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他也說,新課綱後因課程設計讓高職越來越弱勢,政府應積極宣導技職優勢,想辦法拉抬聲勢。

教育部表示,現行針對技高持續補助「實用技能學程」、「建教合作班」、「產業特殊需求類科」等特殊班別免雜費,以及產攜2.0與強化學生就業能力等相關計畫補助,持續優化改善技術型高中學校實習設備,並加強學生就業能力與提升教師專業知能,藉以吸引國中畢業生選讀專業群科。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華為5G新機晶片哪裡來? 市場猜是這家晶圓代工廠
短裙妹狂風下撐傘被吹飛 360度旋轉狼狽慘摔還走光
因3條件傳被郭台銘找當「最美副總統」 林志玲回應了
月薪3萬!海底撈員工怒「做8天被扣8萬」網看明細反轟:根本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