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攜手8醫學中心研究基因檢測

一名年近40的黃先生,5年前罹患低位直腸癌,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先接受手術前治療,腫瘤有明顯縮小,但病人害怕接受手術治療,改用口服化學藥物治療,未料翌年發生車禍頭部外傷送醫,意外檢查出腦部有顆腫瘤,手術切除後的病理報告顯示,這顆腦瘤竟源自直腸癌的轉移性腫瘤,病人再回到高醫接受基因檢測及標靶藥物治療,至今沒有再復發。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表示,結直腸癌在台灣已連續12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每年新增病人有1萬6000多人,末期病人約占20%,病人死亡主要是發生遠端轉移;目前對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以化療合併標靶治療為主,高醫大腸直腸外科教授王照元結合全國9家醫學中心進行一項發起人研究計畫,針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治療前,利用血液基因檢測,提高化學治療藥物劑量的臨床試驗,結果不僅可提高治療成效,且不會明顯增加嚴重的副作用。這是國內第一篇關於轉移性結直腸癌結合病人與腫瘤組織檢體基因檢測精準醫療策略的臨床研究報告。 鍾飲文院長指出,精準醫療的主要目標在於,以使用最少的醫療資源來獲得最理想的治療效益,為適合患者找出「最有效益的藥物與劑量」的治療方式。高醫已建置很好的精準醫療模式,希望能經由與其他醫院的合作,邁向國際化並爭取跨國臨床研究計劃在臺灣執行。 高醫外科教授王照元表示,這項研究計畫共有高醫、高雄榮總、台南市立醫院、新樓醫院、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台中榮總、台北國泰醫院、三軍總醫院及彰化基督教醫院等9家醫院參與,追蹤時間長達5年,研究成果於今年8月獲學術影響力高的歐洲癌症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接受刊載。 原本在傳統產業工作的黃先生,在訂單好的時候,常加班2-4小時,生了這場大病後,人生觀有了重大改變,他轉換職場、調整作息,讓生活變得更簡單、規律,並藉樂高玩具來緩解疾病的痛楚。他前後共接受67次化療,飽受噁心、腹痛及掉髮等藥物副作用,靠著意志力苦撐過來,「盡量保持心情平靜,不讓情緒有大太的起伏」,他很感謝高醫團隊在他生命最脆弱的時候,陪伴走過最艱困的抗癌路。每個治療階段,黃先生都做了詳實記錄,密密麻麻好幾頁帶在身上,鼓勵自己也鼓勵其他癌友,「配合醫囑,勇敢抗癌」! 王照元教授表示,高醫未來會持續參與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與台灣各家醫院的全球各大藥廠發起人研究計畫,建構「大腸直腸癌臨床試驗研究群」,以爭取更多跨國研究計畫在台灣執行,造福更多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