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運能跟不上 新車上路還得等4年
高鐵旅運人次創新高,運能卻跟不上腳步,但高鐵今年上半年與日方簽約採購十二組新車,預計二◯二七年才能投入營運,學者評估屆時運能不足的陣痛期才有望解套,建議高鐵可以增加自由座車廂數、以票價優惠讓旅客分流方式,以維持乘車品質。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指出,在車輛有限前提下,量能無法一次到位,面對通勤人數增多,如何維持服務水準成考驗。他建議新列車投入前,可考慮增加自由座車廂數、調整自由座車廂設計,讓以短程通勤為主車廂有別中長程車廂,即使乘客沒位置得站位,也至少站得舒適,減少擁擠感,不妨參考台北捷運部分車廂分流設計。
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邱裕鈞表示,高鐵從串連南北生活圈,另肩負短程通勤,尤其台北往返桃園、新竹運量大;旅運行為改變,衍生自由座擁擠問題,是高鐵當前的考驗,或許新列車投入營運後,才有機會大幅改善。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主任鄭永祥表示,高鐵台北站月台腹地不足,尖峰時刻人流擁擠不堪,空氣也不夠通透,候車品質不理想,建議祭出票價優惠策略,將人流引至高鐵板橋站、南港站搭車,減少台北站人潮;他也建議考慮開放自由座旅客,可當場加價改坐對號座。
交通部高層表示,短程通勤需求勢必持續攀升,唯有提高供給,才能舒緩人流;但是在新列車投入營運前,以高鐵當前的車隊規模確實難辦到,然而尖峰時刻再增班,仍有必要檢討。
該人士直言,尖峰時刻短程加開班次,內部深入檢討分析後仍有能量,但是增班涉及人員調度、車輛維修排程等事宜,經營者也會計算收益得失,先測水溫,設法發揮運能最大效益,才能再考慮周間持續增班。
高鐵表示,部分假日、疏運等超尖峰時段的自由座旅客較多,高鐵藉各種疏導措施,可適度舒緩擁擠情況,也可確保對號座乘客的座位。若遇偶發自由座人潮較多時,除將加開全車自由座列車因應,各車站將引導旅客依前往目的地,分流搭乘不同停靠模式列車,並適度開放車間通道,但開放對號座車廂走道供自由座旅客站立,僅在超尖峰時段實施。
更多udn報導
贊助逾4萬元沙發...網紅遲未出片還搞失蹤 廠商不忍了揭發惡行
iPhone 15這一點太誘人!他曝友人拿安卓都想換
他見新來副總裁好眼熟 原來是20年前「漁村長大」實習同事
獸醫騎車自撞截肢8腳趾 要醫師「截深一點」漏洞太多遭抓包送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