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論壇)「宜居城市」別只說說
如果稍微關心高雄房地產市場,就可以發現高雄新屋房價平均每坪達二十六萬元,即使蛋白區左楠地區現在的房價也是讓年輕人望之卻步,前陣子房市看屋人潮銳減,房屋價格還是紋風不動,而市政府或中央興建安居社會住宅的進度簡直是牛步化,讓年輕人看得到吃不到,政府社宅進度口號多過實際,年輕人買房恐怕更是緣木求魚。
為何高雄人口過去不增反減,但是房價卻也是直線上漲?即使歸咎於原物料大漲、物價、通膨、工人難找,還是很難讓人信服?實際走一趟,就可發現滿街的空屋,但是高房價依舊像一道不可攀越的高牆,政府高喊要讓北漂青年能夠返鄉工作,但是即使年輕人返鄉有了工作,持續攀高的房價,根本讓他們喘不過氣來,如何在高雄安身立命?
面對難以負荷的「沉重人生」,經濟壓力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來,應付日常開銷及高額房價都已經相當吃力,如何願意『生兒育女」?政府的租屋補助又是杯水車薪,難怪台灣人口持續探低。
為何市政府推動捷運軌道建設速度有如神助,效率驚人,所謂的「四線齊發」,好像要把高雄打造成「交通之都」一樣,甚至連捷運旁的聯開案也是一個又一個推出,但是說好的社宅呢?儘管房價上升牽涉層面很廣,但是市政府還是要有因應的方法,就像推動聯開案一樣,要主動積極出擊,高雄這座「宜居城市」才不會只是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