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商機-產業與人口共構 解決9034老現象

工商時報【邱莉玲】 人口高齡化是台灣的機會,也可能是威脅,關鍵就看產業結構如何與人口結構共構。 資策會產研所主任陳文棠點出,台灣人口邁向高齡化的嚴重性,再過4年、2018年時,人口機會之窗將關閉;再過7年、2021年時,高齡人口占比將超過14%;另一值得關注的是「9034現象」:1990年代出生的女性,預估將有3成無子,4成無孫的情形,屆時也將深化老人自養的時代。 人口機會之窗係指,在某一段時間裡,0∼14歲以下幼年人口占比小於30%,與65歲以上老人占比小於15%,一國此時勞動力資源較豐富,此為人口結構的「黃金時期」,台灣再過4年將徹底遠離這個黃金時期,高齡人口成長速度驚人。 也因此,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預言,產業下一個大爆發的商機,很有可能是從高齡化社會的趨勢下所帶來的龐大需求,例如健身、生理資訊監測、遠距醫療照護等行動健康醫療或互動裝置,已經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 工研院院長徐爵民指出,要布局樂齡產業,首先須了解生活型態,據調查兩岸中、高齡族群多數傾向在地老化,中國大陸逾80%,台灣更高達95%,「在地樂齡」是未來的生活型態。因應此趨勢,送餐、食材宅配服務、家事服務、關懷陪伴、遠距照護、銀髮休憩、交通運輸等身心機能活化之設施環境等,將成為樂齡族群者生活中最需解決的議題,而科技的創新研發,則能夠滿足更多的需求。 台達集團榮譽董事長鄭崇華表示,科技要協助樂齡悅活,重點是如何讓老人活得愉快,找到同齡的人從事共同興趣。這需要一個整體規劃,橫向的連結很重要,將相同嗜好的人連結起來,甚至把原來沒興趣的人都引出來。 多扶接送執行長許佐夫指出,不論身障者或老年人,未來對3C產品的依賴性會愈來愈高,這類產品的便利性會是未來的重點,若是一根手指就可以操作,才是最好的產品。幫老人解決問題固然重要,但更要提升他們的消費力,若是能夠節省身障者及老人的體力流失,他們就會有更多能力消費,這種模式可以複製到許多商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