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皮紀錄片 揭露英倫搖滾名團創作祕辛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10日電)90年代英倫搖滾4大名團之一的麂皮(Suede),自首張專輯發行以來,便迅速征服全英樂壇及全球樂迷的目光,紀錄片「麂皮:永不滿足」記錄樂團高低起伏,揭露歌曲創作的祕辛。

與綠洲(Oasis)、布勒(Blur)、果醬(Pulp)等樂團齊名,被譽為90年代英倫搖滾(Brit-Pop)4大名團之一的麂皮,創始團員分別為主唱布雷特安德森(Brett Anderson)、吉他手柏納巴特勒(Bernard Butler)、貝斯手馬特奧斯曼(Mat Osman)、鼓手賽門吉爾伯特(Simon Gilbert),以及後來組了Elastica的吉他手胡斯汀弗里舒曼(Justine Frischmann)。

自1993年首張同名專輯發行以來,麂皮便挾著年度最佳英國樂團、最佳新團、年度銷售排行榜冠軍的光環,迅速征服全英樂壇,吸引全球樂迷目光,引領英倫搖滾之風騷。

隨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主唱安德森與吉他手巴特勒在第2張專輯Dog Man Star錄製時,出現嚴重意見分歧,最後導致巴特勒負氣離開。

儘管如此,麂皮樂團在安德森才華洋溢的創作天分,與雌雄同體的妖嬈歌聲作為商業標誌的領銜之下,1996年的專輯Coming up、1999年的Head Music依然攻占暢銷榜首,直至2002年離開長年合作的Nude Records廠牌,新專輯A New Morning市場反應慘淡,一代英搖天團於是解散。

2010年,麂皮樂團復出,接連發行Bloodsports、Night Thoughts、The Blue Hour等3張專輯,重新迎來麂皮樂團下一個輝煌年代。

近期將在台灣上映的紀錄片「麂皮:永不滿足」,作為麂皮樂團成軍30年來最完整、最詳實的紀錄片,儼然就是一部寫給樂迷的回憶錄。

全片以5大篇章細數麂皮樂團生涯的各種高低起伏,揭露各首黃金單曲、暢銷專輯背後的創作故事與幕後祕辛,刻劃各團員在年輕氣盛時,面對迅速成名的壓力與輝煌不再的抑鬱。

尤其片中更訪問到各時期團員,包含已離團的老團員巴特勒、弗里舒曼,如今都能以平靜的心情話從前,一同拼湊90年代的美好回憶,在這部紀錄片中取得和解,共同祝福浴火重生的麂皮樂團能重新復興英搖風潮。

「麂皮:永不滿足」22日將在台灣上映。(編輯:張雅淨)1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