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瘋/被貼上歧視標籤 愛滋病患看牙好難

一般人看牙醫,就算只是洗牙,或多或少都會流點血,牙科使用的診療設備不乏尖銳的器械,本來就應該做好消毒,以防病菌傳染。然而對於長期接受治療的愛滋病患來說,就算病毒量已經降得很低、甚至測不到病毒,想掛號看牙還是可能面臨被拒絕命運。(戎華儀報導)

血液接觸是愛滋病傳染途徑之一,導致愛滋病患在牙科掛號時經常遭到拒絕,導致長期無法看牙、問題越拖越嚴重,直到不得已了才到大醫院就醫。至於被拒絕的理由不外乎是牙科醫療人員擔心自己或其他病患受感染。

然而,同樣會經血液傳染的還包括B型肝炎與C型肝炎,B肝或C肝病患卻很少被牙醫拒收。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牙科主任馬魁坦言,一般的牙醫師,好像不會對B肝患者或C肝患者歧視,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愛滋病被汙名化,應該把愛滋病當成一種慢性病,不要被汙名化。

露德協會公關主任藍元亨表示,愛滋病患看牙自己也會擔心、不希望傳染給別人,其實愛滋病毒離開人體難以存活,物品若遭有愛滋病毒的血液接觸,用酒精就可以消滅。

至於牙科拒絕愛滋病患的理由,通常都宣稱消毒等級不夠高。馬魁指出,B肝的傳染力比愛滋病強,牙科人員只要透過雲端病歷看到患者按時接受治療,就不用太擔心;真正需要提高警覺的,反而是不知道自己已經染病的B肝、C肝和愛滋感染者,因為不知道而未就醫治療,體內病毒量高、傳染風險也高,牙科在不知情下當成一般病患診療,普通的消毒未必能杜絕病毒,因此牙科最適當的態度,應該是對所有病患一視同仁、消毒工作也該做得徹底。

馬魁的說法點出多數牙科醫療院所普遍的窘境。牙科的診療環境類似開刀房,現行制度下,健保給付不如醫院開刀房來得多,理論上患者不論有沒有傳染病,醫師看診時的防護衣、面罩等衛生設備應該每看一位病人就換一套,實務上能做到的牙科診所卻不多,因此牙科界的看診制度現在仿照歐美朝向預約制發展,也是希望做好感染控制。

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會日前商議民國109年度的健保總額,牙醫的給付預算增加3.876%,目的之一就是要全面改善牙醫院所的感染控制品質,只是這能否連帶減少愛滋病患被牙醫拒絕的機率,就看這些拒絕的院所願不願意撕掉貼在愛滋病患身上的標籤。

(圖:截自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網頁)